2025年8月15日,省农业交流中心(辽宁农业博物馆)党支部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践行“五个一步到位”,由孟繁东书记带队,组织党员干部赴辽宁省博物馆开展主题党建与馆际交流活动,重点参观省博物馆举办的两个主题展览:“山海共融·和合共生——辽宁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与“山海有情·大漠鸣沙——在辽宁遇见敦煌”,通过实地沉浸式学习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汲取文化传承力量。
一、在“山海共融”展中回溯辽沈大地的共同体历程
党员干部首先参观了辽宁省首个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主题展。该展览以600余件文物、400余幅图片及9部影像构建出一幅时空长卷,呈现了辽宁地区28万年来多民族交融的历史脉络。
从营口金牛山古人类化石、新石器时代玉猪龙,到三燕政权铜鎏金木芯马镫(被誉为“传播至欧洲的中国靴子”),印证了游牧与农耕文明的碰撞融合,为隋唐统一奠定基础;明代《九边图屏》与辽东马市沉浸式场景,再现了汉、蒙、满、朝鲜等民族通过贸易“五方共天下”的共生图景;清太祖玉册、锡伯族西迁文物等,彰显了辽宁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历史贡献。
二、对话丝路文明,于敦煌展中感悟“莫高精神”
适逢东北最大规模敦煌文化展的最后一天,党员们走进“山海有情·大漠鸣沙”展厅,直面260余件(组)珍品,其中辽宁本土收藏的110件文献中90%为首次展出。
通过“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成果,体会“坚守大漠、甘于奉献”的莫高精神,“莫高精神”的传承为农业文化保护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三、以文化互鉴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进行馆际联动
本次活动不仅是红色教育实践,更是一次专业对话,辽宁农业博物馆作为农耕文明展示平台(藏有新石器时代农具等展品),与辽博的多元文化展览形成“乡土中国”与“民族中国”的互文;紧密结合辽宁农业博物馆“服务领航,惠农津梁”党建品牌,将雷锋精神、莫高精神融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实践之中。
四、凝聚共识,激发担当
党员干部在交流中深刻认识到文物是民族融合的见证,农业是文明传承的根基。正如参与活动的党员所言:“这些展品让我们触摸到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脉搏,更坚定了守护农耕记忆、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感。”
未来,两馆将持续深化合作,将文化自信转化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的实干力量。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LiaoNing Province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3448867 | 辽ICP备18016972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21000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