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9 下午5:47:46 星期六
[重庆]新机械新技术 赋能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5日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字体:

       农业生产离不开科技和装备的硬核支撑。这段时间,各地积极推广新机械、新技术,助力产业提效、农民增收。

  近日,由市农科院研发的新型智能农机亮相潼南区小渡镇薛沱村,在技术人员的遥控下,它爬坡、转向“身手”矫健,连25度的坡地也能轻松应对。据了解,这款农机装配了智能底盘,挂载不同机具后可完成旋耕、播种、施肥、除草等农事。

  市农科院高级工程师唐兴隆:“我们研发的智能高地隙多功能作业底盘,能够远程操控、精准作业,助推农业科技创新。”

  潼南区种植大户周毅红:“一台设备可以当多台使用,能节省不少时间和人力。”

  为加快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黔江区举行现场展示会,首次推广水稻精量育秧生产线。装土、播种、覆土、叠盘,一系列自动化操作下来,不到10分钟,就制作完成10余盘水稻秧盘。

  现场工作人员:“以前人工撒播漏播率10%,通过我们精量播种机,能够实现漏播率1%以下。”

  市农机推广总站副站长敖方源:“通过改地适机和改机适地两方面发力,不断去补齐短板,通过展示和演示,方便更多的镇、村来选用这些装备和技术。”

  除了赋能粮食生产,新技术也让特色产业发展如虎添翼。在永川区卫星湖街道南华村,8000余亩花椒进入采收旺季。当地积极推广有机肥,采用物理、生物防虫等绿色防控技术,在保障产量的同时,提升了花椒品质。

  永川区卫星湖街道南华村党总支书记陈贵元:“毛收入估计在3000万元左右,如果加上深加工,产值能够达到4000多万。”

  在万盛经开区金桥镇三台村,当地探索的循环农业模式发展势头良好。今年,三台村计划养蚕450张,预计产僵蚕约1万公斤。待僵蚕养殖结束,则利用闲置蚕房和土地种植食用菌,月产量可达4000斤左右。

  重庆成运丰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登高:“我们将建1800个平方的标准化养殖大棚,一年养殖可以达到1500张蚕,实现产值600万元。”


网站地图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LiaoNing Province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3448867 | 辽ICP备18016972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2100000008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5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