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9 下午5:47:46 星期六
[丹东]产业发展 我来引路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9日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字体:

  

      丹东农科院自与宽甸县镇西江村对接以来,精心研究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项目,结合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和目前天麻市场需求趋势,在西江村进行天麻有性繁殖与室内无土立体栽培示范,利用长白山乌天麻与本地红天麻杂交培育出乌红杂交零代种麻,为西江村精准脱贫、村民致富提供产业发展项目。

  西江村有板栗资源1万多亩,蚕场上千亩,板栗树叶和柞树叶是培养萌发菌的最好原料,板栗和柞树枝条是培养伴生菌的最佳原料,原料优势足以保障天麻栽培项目顺利实施。在丹东农业科学院提供技术支撑下,经过两年试验示范,西江村贫困户和村民基本了解天麻有性繁殖全过程,今年,当年繁殖出的一定数量天麻伴生菌和米麻,用作下一年天麻栽培伴生菌和种麻使用。

  丹东农科院非常重视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早在今年8月,农科院驻振江镇西江村的工作队在院党委书记、院长孙义亲自带领下,出资3000元,组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和部分村民20多人,利用周末时间到宽甸县大川头镇和红石镇参观学习,为西江村寻找产业发展好项目领路,为精准脱贫助力。

  在大川头镇龙头村,参观了当地有30年发展历史的香菇种植基地。村书记任祥军为村民作了详细介绍,并参观了香菇生产从菌种制作到出菇的全部流程。他们的模式是种植大户引领,优势是解决当地群众就业问题。据介绍,普通村民每人每年会有3—4万元的收入,妇女、年龄稍大一点身体好的老年人都能参与,极大地解决了农村留守人员的就业,提高村民家庭收入。任书记表示大家如有技术方面的需要,可以全力帮助解决。在红石镇长江村,参观当地的黑木耳生产和山里红种植。一位管理人员带领大家参观了两处山里红种植基地和一处黑木耳种植基地。山里红今年刚刚见果,林下种植中草药。据介绍,果品主要用于深加工,村里与有加工实力的企业合作,将生产线建在村里,就地进行深加工。黑木耳生产管理简单,适合单户经营。该村模式是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村民以山地入股形式参与。

  通过学习,大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增加了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动力,纷纷表示,西江村山地资源丰富,要用好自家山地,学习借鉴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尽快选好产业发展项目,在脱贫致富的路上决不能被人落下。

  孙院长表示,农科院是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是优势。作为帮扶单位,会为大家提供尽可能多的农业生产技术和产业发展信息,让大家在思想上先富起来,激发出内生动力,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网站地图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LiaoNing Province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3448867 | 辽ICP备18016972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2100000008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5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