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省人大十四届二次会议关于加强外来入侵物种治理的建议(第1421180号)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9日
- 编辑:李滨
- 来源:
辽农建〔2024〕58号
郑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外来入侵物种治理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将我省加强外来入侵物种治理工作情况答复如下。
辽宁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有关部署,严格落实《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和《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强化工作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开展监测预警和防控灭除,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建立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制度机制。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省自然资源厅、省林草局等11家单位成立了辽宁省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省级协调机制,按照职责分工,加强联合会商,协同推进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成立省外来入侵物种防控专家组,加强防控工作政策咨询、技术支撑;研究制定了《辽宁省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明确全省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保障措施等,有力推动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各项工作落实。
(二)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按照国家7部门印发的《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总体方案》要求,我省深入组织开展农田、果园、渔业水域、森林、草地、湿地、主要口岸等区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完成了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面上调查和数据汇交,基本摸清了我省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危害程度等情况,为科学防控、有效治理提供了基础支撑。
(三)开展外来入侵物种防控。一是抓好农业领域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围绕三裂叶豚草、刺果瓜等五种重点农业外来入侵植物开展调查监测,确定每年7月份为全省农业外来入侵植物灭毒除害行动月。2023年,全省共有7.5万余人次参加了灭除行动,重点发生区域灭除率基本达到80%以上。将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防治同全省植保工作相融合,加强监测预警基础设施建设。落实重大植物疫情分区治理、分类指导,确保苹果蠹蛾、稻水象甲等重大植物疫情不恶性扩散成灾。二是组织实施林草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工程。以防灾减灾为重点,全面做好林草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害综合治理工作。以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为核心,全面加强林草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和检疫监管工作。以监测预警技术为突破点,全面强化林草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预测预报工作。以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为依托,全面开展生产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和瓶颈问题的科研攻关。三是抓好海关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组织开展了“严防外来物种入侵三年专项行动”“严防动植物疫情疫病传入和外来物种入侵‘国门绿盾2023’”“跨境电商寄递‘异宠’综合治理”等行动,召开调度会、推进会,督促严格落实各项措施。
(四)做好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2023年省农业农村厅编印5类重点外侵植物宣传挂图共6000份,发放全省14市;各市农业农村局发放宣传材料共12万余份,宣传报道600余次,举办各种培训187次,培训约10000余人次。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各市开展5.22生物多样性日保护宣传,提高公众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沈阳海关深入校园开展“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共建美丽生态家园”为主题的国门生物安全进校园活动,联合辽宁省博物馆开展严防外来物种入侵现场普法宣传活动。大连海关利用全国首创的喜马拉雅“国门生物安全之声”官方品牌电台,发布国门生物安全系列有声故事,目前已播放68期,播放量21.9万次;开展进校园、进社区等“十进”国门生物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大连海关国门生物安全教育辽宁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品牌。
(五)开展科学防控技术攻关。省教育厅发挥基本科研项目引导作用,支持沈阳农业大学、辽东学院、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依托各级各类科研平台,围绕绿色防治技术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鼓励省内涉农相关高校和企业参加科技成果对接会等活动,引导学校为相关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外来入侵物种治理能力。省农业农村厅根据外来物种“一种一策”防治要求,创新开展重点物种刺果瓜防治试验示范,在全省开展刺果瓜调查监测,在重点地区开展防治示范,摸清刺果瓜发生底数,探索适宜的防治方法。沈阳海关主持的《重大外来入侵蚧类害虫检疫鉴定技术创新及标准研制与应用》项目荣获2019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的《高危入侵蚧虫风险预警、检疫鉴定与除害处理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被评定为2023年海关总署一级成果。
(六)加强资金保障。2023年省财政厅筹措资金2650万元,支持开展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病虫害及新发现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害的农作物病虫害、农业植物疫情防控等所需的物资材料和服务补助,降低农业生物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2024年年初预算安排重大农业外来入侵物种调查及防控经费66.6万元,用于外来入侵植物防控技术示范及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开展重大农业外来入侵物种调查动态精准监测等方面。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健全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协调机制,探索完善制度运行机制和措施,定期开展联合会商,协同推进全省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指导市县两级成立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协调机制,推动省市县三级联动,强化全链条防治。编制《辽宁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4-2030年)》,统筹多方联动,构建完善工作体系,为全面提升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和管理水平提供科学指引。
(二)加强监测预警防控。开展重大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动态精准调查监测,全面掌握我省农业生态系统重大外来入侵物种分布情况、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情况,为我省重点外来入侵物种的综合防治提供数据支持及技术支撑,保障农牧林业持续健康发展。组织做好国门生物安全监测工作,制定动物及其产品疫病监测计划、外来有害生物监测计划等,严格疫情截获数据使用管理,加强信息情报搜集,开展风险评估研判,及时调整优化布控指令,提高防控及时性、精准性。
(三)强化技术保障支撑。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加强科技攻关。通过优化科技资源布局,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等。在基础研究方面,加强我省外来入侵物种风险评估、扩散规律、危害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在关键技术研发方面,针对口岸查验、应急扑灭、生物防治和生态修复等关键环节,加快研发快速鉴定、高效诱捕、生物天敌等实用技术、产品与设备。
(四)加强宣传教育培训。结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国生态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介,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科普宣传,强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解读,普及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知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大力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基层人员外来物种入侵防控专业能力。推动将外来物种入侵防控作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提升广大青少年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意识。
(五)筑牢生物安全防线。进一步强化外来物种入侵口岸防控,严厉打击非法引入外来物种行为,加强进境动植物及其产品查验,重点关注进境粮食、原木、种子苗木、水生动物等口岸检疫,严格监管接卸、运输、加工等过程。对高风险国家、寄收件人和影子商品等要素开展风险研判,强化非贸渠道检疫监管,持续做好外来有害物种监测工作。
您提出的加强外来入侵物种治理的9条建议,对推进全省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维护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对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下一步推进工作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对策建议,我们经认真分析已充分采纳。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抓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坚决遏制重大危害外来物种入侵风险和扩散趋势,维护全省生态系统平衡,保护物种安全和生物多样性。
诚挚感谢您对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的关心关注。敬请您继续支持、监督我们的工作并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 系 人:历明哲
联系电话:18102443177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2024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