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431221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0日
  • 编辑:白其鹭
  • 来源:

辽农建〔202564

单桂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建设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平台

  一是提升农技推广信息化水平,普及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和APP使用,加大新媒体手段运用力度,引导农技人员在线开展农技服务。今年,开展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线上技术指导服务,开设在网站开设农业技术咨询板块,专家一对一答疑指导。二是省农科院以院地科技共建为实施路径,搭建成果示范推广平台。持续深化与铁岭市、抚顺市、岫岩县等11个市县院地科技共建工作,组建53个科技共建专家团队建设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147个,示范面积31.1万亩,办技术培训班235期、开展现场技术指导1127次,全年召开共建工作总结交流、成果汇报等院地共建会议18次。

  二、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打造成果转化科技创新载体。推动农业园区建设,打造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孵化基地。截至目前,共建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9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5个。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截至目前,共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1个、技术创新中心83个、中试基地3个、产学研联盟103个。

  三、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活动

  一是强化农村带头人培训。我省大力推进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2021-2024期间共计培育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技能服务型三类人才35500人。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工作,2021-2024年共计举办41期,培训4100人。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自2022年项目开始至2024年依托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共计培育1900人。二是省农科院充分发挥20个乡村振兴专家讲师团作用,全面开展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组织专家编辑出版实用技术丛书3部,编制培训技术手册98本、印发3万册,收到良好效果。创新培训模式,采取点餐式”“订单式”“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和指导5498场次,培训技术骨干和农民5.3万多人次,为全省培养一大批农技推广人员、乡土致富能人、种粮大户等。开展新媒体平台培训,累计观看人数1328万人次。

  四、加快农机农艺融合示范进程

  一是加大对先进适用农机具的推广应用。将高性能播种机、智能高速插秧机、大型智能高端联合收获机械等高端、智能、绿色农机具作为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支持重点,引领鼓励对现有农机装备进行升级,截至2024年底,我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预计将达到86%以上,新增农机具10.6万台(套),其中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具4.3万台套,占比达到46%,同比增长22%二是加力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工作开展。抢抓国家两新政策机遇,2024年积极争取国家超长期国债资金3000万元。先后两次增加报废机具品目种类,由最初的9个品目增加到现在27个品目,对部分报废且新购置同种类机具的部分机具,按照不超过50%提高报废补贴标准。截至2024年底,全省共受理报废补贴机具8686台(套),申请录入补贴资金5864万元,兑付报废补贴资金3613万元。

  五、加大政策扶持

  一是落实好支持农业产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本社成员销售的农膜等农用产品免征增值税;对农产品初加工、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对符合国家高新技术目录和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项目的农产品加工设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直接用于农业科研、试验的进口仪器、设备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及产品加工业企业享受国家对小微企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等。二是围绕落实《辽宁省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加快构建以农技推广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等市场化社会化科技服务力量为依托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

  感谢您对农业科技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人:梁丽

  联系电话:18609832815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202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