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431225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0日
  • 编辑:白其鹭
  • 来源:

辽农建〔202557

吴春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将农村环境净化整治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先手棋和农业农村领域新突破的关键一仗,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坚持清积存、建机制、补短板、保常态、重发动、强宣传的原则,一个阶段一个主题推进落实。

  一、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巩固环境净化整治成效

  (一)持续开展农村环境净化整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启动实施农村环境净化整治专项行动,省政府连续召开全省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工作推进会,重点部署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工作,全省上下深入推进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坚持六个一闭环管理体系,夯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持续完善垃圾收运处置设施,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

  (二)强化农村环境整治要素保障。制定《辽宁省农村环境标准化管理指南》《辽宁省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工作指引》等文件,指导各地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推动垃圾处置设施跨区域共用共享,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纳入城市环卫体系统一管理,推动各地完善日常管护、提质达标。自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启动以来,省财政厅安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7亿元(其中,朝阳市5805万元),支持各地统筹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畜禽养殖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地膜污染治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支出。

  (三)开展高铁沿线环境路地共治专项行动。建立铁路和属地联动协调机制,明确路地双方责任范围,组织省(中)直有关部门开展常态化巡线检查,并将整治成效纳入省级层面督查检查考核事项。采取线上巡查+线下走访方式开展常态化联合巡检,清理铁路沿线建筑垃圾、轻飘垃圾等,铁路安全事故发生率下降60%

  (四)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路网建设,以村级公路硬化、自然村通硬化路为重点,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并鼓励支持各地区将农村公路建设同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建设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实现了乡镇100%通三级路,具备条件的自然村100%通硬化路,全面构建内通外联、通村畅乡、普惠公平的农村基础路网。制定《辽宁省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在农村公路建设养护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实施方案》,进一步落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机制和资金保障机制,探索推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以工代赈项目,促进农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五)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补短板工程。落实《辽宁省乡村振兴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全面转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强化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持续开展设施排查整治,稳步提升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强化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全域有序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200平方米以下黑臭水体实施动态清零。巩固农村环境整治成效,对全省实施环境整治的6000多个行政村纳入摸排范围,常态化排查整改。建立大数据分析定区域、遥感解译定清单、现场摸排定问题工作方法,2024年排查852个环境整治村、48条农村黑臭水体、70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二、针对建议的具体落实举措

  一是继续加大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工作力度。坚持常态化开展农村环境暗访检查、跟踪整改,不断健全农村环境管护机制,全面落实农村环境包保责任制,持续实施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和主题活动,确保各地劲头不松,工作力度不减。

  二是重点解决垃圾出口按照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布局规划,打破城乡和区划界限,因地制宜布局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小型焚烧炉等终端设施,支持相邻县、乡镇共建共用终端处置设施,降低垃圾运输成本,提升垃圾处理效能。推广应用一批小型化、分散化垃圾焚烧处理终端。

  三是全面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研究农村垃圾治理多元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扩大覆盖面。探索农民适当付费,全面建立系统化、专业化、社会化环境卫生管护机制。

  四是持续加大省财政投入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政策支持,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开展对政策综合评估和资金优化统筹,继续深化和加强涉农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不断加强财政资金高效使用,加大资金监管,防止滞拨挤占,持续释放财政政策效能。

  五是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以建制村通等级路、村道硬化工程为重点,持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改造,不断优化农村路网布局。指导各地区按照省有关规定落实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及时组织开展清扫保洁、路基整修等日常养护工作,有效提升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水平。落实《关于在农村公路建设养护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实施方案》要求,持续探索推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以工代赈政策,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方法,拓宽农民群众就业增收渠道,促进农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六是不断提升农民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引导农民充分参与谋划、决策和维护,共促村容村貌持续提升。通过标语上墙、村内广播、微信群、短视频等多种方式宣传,推广一批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典型案例,深入开展美丽庭院、巾帼创卫、小手拉大手等活动,用好积分制、光荣榜等措施,切实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感谢您对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人:吴春久

  联系电话:024-23448853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2025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