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431326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0日
- 编辑:白其鹭
- 来源:
辽农建〔2025〕98号
卜媛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聚集产业链上下游紧密耦合,助力农业强省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在建议中提出的夯实农产品全产业链源头的供给能力,推进加工产业链块成带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多措并举抓招商促进精深加工业发展,提高行政效率确保政策有效落地等七条建议非常中肯和贴切,正是长期以来制约我省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强省战略的关键因素,我省为解决以上问题已做了大量工作,现将2024年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向您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
一是农业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支持产业基础好、优势明显的25个特色产业发展。持续打造41个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区,建设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203个,支持383个生产经营主体发展产地初加工,新增河蟹、绒山羊2个百亿级产业。获批建设丹东草莓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累计达到8个,获批建设丹东市通远堡镇等5个农业产业强镇、累计达到57个,获批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园2个、累计达到12个,新争取中央奖补资金共4.5亿元,用于支持我省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二是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加大企业培育力度,以固贷贴息、新增生产设备补助、龙头企业一次性奖励等方式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适度扩大生产规模、延伸产业链、增强企业精深加工能力。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908家、同比增加123家,新增认定国家级龙头企业9家、达到85家,省级龙头企业91家、达到621家,并将企业带动农户数作为认定龙头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确保企业切实发挥联农带农作用。持续推进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升项目承载能力,全省43家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1710亿元,同比增长7%。围绕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开展精准招商,全省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249个、投资额630亿元。全年投资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503个,完成投资154亿元,增长10%。
三是开展品牌营销工程。强化品牌政策保障。印发《辽宁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新时代推进辽宁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出台《关于打造“辽宁优品”品牌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实施意见》。构建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三级企业培育梯队,截至2024年累计培育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4个、省长质量奖72个、市长质量奖241个。建立大连海参、大连大樱桃、东港草莓等品牌标准,实施央视、高铁等平台农产品品牌宣 传工程。增强新媒体宣传力度,运营抖音视频号、开设京东“辽农优品”馆。积极打造新品牌,新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7个、累计达77个,新增知名农产品品牌31个、累计达349个。
四是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乡村振兴补短板工程启动实施,坚持工程化、项目化、清单化推进,统筹实施60类2113个项目,总投资354.8亿元,加快补齐了一批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新建1056个美丽宜居村,建设43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和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完善乡村物流体系,建设国家级农产品产地骨干冷链物流基地2个。完善农产电商设施,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
五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自2018年国家通过竞争立项方式支持各地区创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以来,省财政累计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9亿元,支持创建7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和52个农业产业强镇,推动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2021-2024年,省财政累计筹措下达农产品深加工补助资金9.1亿元,重点围绕粮油、畜禽、水产、果蔬等优势产业,通过贷款贴息、设备投资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和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
六是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支持沈阳农业大学等高校建设农业机械化重点实验室、辽宁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基地新型智库等科研平台,聚焦设施农业、农业装备智能化等关键领域开展集中攻关,促进智能化设施农业领域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对接,努力打造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三位一体”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领域举办活动73场,吸引超过100所高校、2000家企业参与,累计发布高校科技成果5000项。2024年高校全年转化科技成果7395项,转化金额37.18亿元,其中合同转化金额达到100万元以上项目较2023年增长7.5%。
七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将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纳入全年招商活动重点内容,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招商周等大型活动中,嵌入我省农产品精深加工的专题推介,宣传辽宁农产品的优势及其精深加工行业的发展前景、投资环境,邀请产业发达地区龙头企业来辽考察,为省内企业与先进地区企业交流合作搭建高质量平台。
二、下步工作计划
围绕您提出的建议,为进一步解决存在的问题,我厅会同其他协办单位,研究制定下步工作计划如下。
一是持续扩大农产品加工业规模。持续实施固贷贴息、农产品设备补助等支持政策,支持企业发展精深加工。细化产业链招商目标企业清单,开展精准招商,依托“链主型”企业开展产业链上下游招商,有针对性引进一批高关联配套企业、服务企业和重大项目,加快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强化项目服务,鼓励各市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及时了解掌握项目进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协调解决,激发企业以商招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和价值。盯住“名特优”产品,,做好品牌包装,讲好品牌故事,集中资源力量开发一批特色品牌。严格质量监管体系和追责制度,维护品牌形象。持续培育、规范区域公用品牌,建立区域品牌标准和产品团体标准,实行退出机制,对同质化严重、应用效果不好的品牌予以撤销。推进 “辽字号” 农产品进京东、进景区,强化新媒体宣传。优化农业会展布局,重点办好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展会,搭建产销对接平台。
三是打通产品流通各环节。依托铁路专线、港口联运和冷链物流网络,确保东北优质农产品直达长三角、珠三角消费市场,降低跨省流通成本。联合大型商超建立产地直采基地,或与重点企业签订年度订单,减少中间环节损耗。引导快递企业加大县级处理场地建设投入,提升处理场所智能化、自动化水平,鼓励建设县级综合性分拨中心和寄递公共配送中心。以有效支撑乡镇区域内邮政快递服务需求,辐射所辖建制村为目标,持续推动乡镇物流节点建设。
四是坚持发展新业态。充分发挥电商平台与直播平台的渠道优势,培育本土直播团队,通过“村书记带货”“田间直播”等形式增加与消费者的沟通,深度了解消费需求。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因地制宜开发稻田画观光、农事体验、研学基地等休闲农业。以电商平台打通销售渠道,将休闲农业客流转化为粮油产品消费者,构建农文旅一体化的融合生态圈。
五是持续加强涉农资金管理。针对个别地区涉农资金拨付不及时的问题,省财政厅会同省直相关部门积极谋划,通过开设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清算专用账户、实行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省集中兑付等方式,进一步提高资金拨付效率,确保财政资金发挥实效。
联 系 人:郭 永
联系电话:15942067555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2025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