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431522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1日
- 编辑:白其鹭
- 来源:
辽农建〔2025〕49号
马伏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我省乡村绿色农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要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辽宁省委、省政府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推进农业生产格局优化,强化生态保护和粮食安全,持续推进农业绿色转型。
一是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我省持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组织实施“到2025年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推动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下降、利用效率不断提高。集成推广高效施肥用药技术模式和装备,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融合,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8年实现负增长。同时,开展了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工作,2022-2024年,全省参加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的规模化养殖场3791家,实施减抗行动规模养殖场占比达到47.87%。
二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建立起畜禽粪污收集、储运、资源化利用运行体系,全省形成了以粪肥还田为主的实用技术模式。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79%以上。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建设稳步推进,培育了一批秸秆综合利用主体,提升了秸秆产业化能力,秸秆“五化”利用模式更加完善,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形成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县域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和长效机制。截至2025年,累计创建162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覆盖45个县(市、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16%。开展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累计完成加厚高强度地膜45.29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2万亩,废旧地膜回收率达85.17%。
三是绿色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农产品优质品牌建设成效显著,重点打造以大连海参、大连樱桃、盘锦大米、盘锦河蟹、丹东草莓、鞍山南果梨、北镇葡萄、凌源百合、桓仁山参、铁岭榛子等为代表的区域公用品牌,形成区域公用品牌引领带动、农产品品牌协同互补的新发展格局。截至2024年,在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地理标识农产品基础上,评选区域公用品牌77个,其中年销售额超100亿元区域公用品牌3个(大连海参、大连大樱桃、东港草莓),培育特色知名品牌349个,全省累计有效绿色食品产品1041个,企业576家。
二、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1.宣传普及绿色农业理念。一是“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被列入《辽宁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重点任务。我省依托彰武、桓仁、北镇、大石桥、凌源等5个国家试点县(市),加强政策引导,推广试点经验,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提升农产品电商水平。据不完全测算,2024年辽宁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30亿元,约占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比重的3%,同比增长10%。其中沈阳、大连和盘锦在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排名中位列前三,培育出了桓仁山参、彰武黑豆、凌源百合等优质农产品品牌,在发展农业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二是打造全流程可视化直播场景。鼓励辽宁各地绿色农产品商家与本地直播达人合作,在田间地头、农产品加工厂及仓储物流处搭建常态化直播点。直播中,主播详细展示农产品从播种、养护、采摘,到清洗、加工、包装、出厂的全过程,比如在丹东草莓种植基地,直播草莓生长环境、绿色种植方式,加工车间展示清洗与包装流程,让消费者直观感受绿色农产品的品质保障,增强信任度,吸引更多人购买。
2.做好农业绿色发展顶层设计。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编制印发了《辽宁省农业绿色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推进辽宁省农业全面绿色转型,进一步明确全省农业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举措,确定重大工程和行动,统筹优化农业绿色发展区域布局,全链条打造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全要素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全过程提升产地环境保护水平、全方位加强农业生态保护修复、全维度强化农业绿色发展支撑。
3.加快绿色农业与科技创新的融合。一是省科技厅与省农业农村厅围绕粮食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开展紧密合作,共同举办农业科技创新需求研讨会议,组织各类创新主体精心凝练科学问题、研究部署重大方向。2024年,我省承担“十四五”农业领域重点研发计划任务11项,获得国拨资金1.82亿元。其中,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创新专项获批5项,获得经费支持1万元。二是进一步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的链式推广服务机制。建设长期稳定的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244个(国家级8个、省级3个、县级233个);遴选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11637个;推介发布年度农业主导品种114个、主推技术108项;示范推广优质绿色高效技术25项。组织遴选推荐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各10个(项),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2024年全国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并在全国推介发布。
4.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一是深入实施秸秆还田沃土工程和“秸秆变肉”行动,培育规模化秸秆利用主体1254家。二是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废旧农膜回收处置,因地制宜健全多元化回收处置体系,大力推广加厚高强度和全生物降解地膜。三是全面落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综合管控措施,开展耕地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协同监测,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9%以上。四是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培育省级以上生态农场109家,示范推广绿色种植、种养循环等技术模式,农业产业生态化水平不断提升。五是加强畜禽粪污治理,在35个县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实现畜牧养殖大县全覆盖。六是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建成无害化处理中心33个,病死猪无害化集中处置率达到96%。七是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推进工厂化海水养殖尾水治理,达标排放率达到94%。八是“十四五”以来,我省组织实施大中型灌区新建和现代化改造项目33个,落实投资计划44.8亿元,实施了渠首改造、干支渠道衬砌以及骨干渠系建筑物维修改造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灌区农业灌溉供水利用效率,灌区骨干工程输供水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2024年,印发《辽宁省农田灌溉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大中型灌区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
5.为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人才支撑。一是开展农村科技特派专项行动。从涉农高校、院所和农事企业中选派一批科技特派员,以团(组)的形式,深入农业生产一线,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引领乡村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同时开展农民技术员培训和全国骨干科技特派员培训,为农业科技培养新型人才。2024年省科技厅共选派160个科技特派团(组)、1300余名科技特派员,覆盖了80余个涉农县(市、区),推广优良品种、实用技术800余项,培训农民技术员2000余名。二是强化电商人才培养与营销服务。建设改造40个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培养既懂农业知识又掌握电商运营技巧的复合型人才。组织针对农民、农业企业员工的电商培训,内容涵盖直播带货、店铺运营、客户服务等。三是持续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健全完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体系。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辽人社〔2024〕3号),进一步明确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具体举措、资金管理及工作要求。优化完善补贴培训项目。按照国家新出台的《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针对在岗农民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等农民工群体,进一步优化完善培训项目,确保实现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多元化自主选择。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您提出的重点问题以及相关建议,为我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新思路、新方法,我们高度重视,将以您的建议为重要指引,进一步压实责任、凝聚合力,持续从宣传普及绿色农业理念、绿色农业发展顶层设计、绿色农业与科技创新有机融合、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人才壮大等方面推动我省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省农业绿色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我们将以更务实的举措推动我省乡村绿色农业发展取得新突破。诚盼您继续监督指导,提出宝贵意见!
联系人:段盈盈
联系电话:15241285858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2025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