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对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129号关于推动粮食深加工的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28日
  • 编辑:农业厅办公室审核员一
  • 来源:
辽农建〔 2019 59

沈国威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粮食深加工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推动粮食深加工转化,进行产业链、价值链深度开发融合,对稳定粮食价格、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发展社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尤其是粮食深加工。早在2016年,省政府2016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推动了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到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521个,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484.7亿元,增长4.0%;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02.6亿元,增长3.7%。其中,以谷物磨制和饲料加工为主的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到28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2.5亿元,分别占总量的16.6%21.6%。全省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46家(含国家级55家),其中从事粮食经营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32家。这些企业的发展对推动粮食深加工转发、促进农民生产和就业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建立科学的产业政策体系

1.调整产业政策支持方向。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国办发〔201778号),增加优质粮食产品供给、提高粮食加工产品比重,是今后粮食产业政策制定的出发点。目前,省政府下发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实施意见》(辽政办发〔2017137号)。下一步应以国家和省级指导意见为基础,不断制定和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使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向基层粮食管理部门和企业进行广泛动员,积极转变思想,摒弃固有观念,鼓励企业在粮食加工业上加大投入,促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2.完善产业政策激励机制。一是整合各级财政的资金资源。建立粮食产业发展基金,统一规划用于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各类项目。督促各级政府将粮食风险基金等转移支付的盈余投入基金,确保国家和省级产业项目下达后,地方财政有足够的财力进行配套。二是灵活运用多种产业政策。改变以往使用财政补贴的单一性产业政策,增加金融政策、市场管理、政策指导、平台建设等多样化的手段,在不增加财政负担的前提下更好的促进产业发展。三是建立合理的政策支持机制。与基础设施建设不同,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不能采取平均主义的补贴方式,应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针对重点领域进行杠杆式支持,以政府资金为支点,鼓励企业、投资机构和个人等市场主体风险共担、激励相容,不断创新、优胜劣汰,切实提高政府政策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实施统一的品牌发展战略

推动多彩辽粮整体品牌建设。随着消费者口味不断提高,当前粮食加工产品特别是成品粮油产品市场,正处于各地争夺市场的关键阶段。辽宁作为东北三省一区中产量最小的省份,在单一品种规模上与其他三个省区相比都没有优势。特别是继黑龙江五常大米享誉全国之后,吉林也大量投入资金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吉林大米。尽管如此,辽宁的粮食产品却因地域复杂和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自身的特点。盘锦大米、丹东大米、营口大米具备地区特色;玉米除做饲料外,也有企业尝试生产加工食品;辽西北地区的杂粮也广受欢迎。因此,应根据辽宁粮食品种多、产量少的特点,避免宣传单一类型的粮食产品,充分发挥不同地域不同品种的特点,打造多彩辽粮的品牌概念。这样,既不需要与单品种产粮大省品牌直接竞争,回避单位宣传成本的劣势,又能保证各地区各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不断创新差异化产品,避免内部恶性竞争。

三、循序渐进建立辽宁粮食标准

打造多彩辽粮品牌,要突出地区粮食产品特色。应充分发挥辽宁粮食流通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的优势,逐步建立品牌产品粮源追朔体系。一方面,通过监控粮食产购销加工流程,保证粮食符合高品质标准,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信赖度,也便于有关部门进行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另一方面,通过粮源追朔体系,能够突出粮食种植地区的特有的地理环境和生产工艺,配合品牌对粮食特点的宣传,加强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感,真正做到品牌文化建设。

四、通过产业融合降低交易成本

粮食产业因不同环节的风险特征不同,造成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主导企业性质存在差异。在仓储物流行业,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而加工业则是以民营企业为主,双方除纯粹的市场买卖关系外,没有更多的联系。在国内外粮食生产不断变化,以及各省份对加工业的直接补贴不断加码的形势下,辽宁加工企业只有加强与仓储物流企业的合作,才能降低交易成本,应对市场风险。因此,一方面通过战略协议、共同投资等方式,加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民营加工企业间的合作,同时发挥国有经济政策性强和民营经济灵活性高的优势。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全省粮食流通管理系统,依托省级电子交易平台,为种粮农户、加工企业和物流企业提供统一的信息网络,为三次产业间不同主体提供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

五、培育全产业链一体化的大型企业

通过政策引导、招商引资、搭建融资平台、加强营商环境建设等方式,为粮食加工企业创造发展空间,培育一批能够布局全产业链特别是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本土大型企业集团。在玉米加工行业中,培育集饲料生产、畜牧、养殖、肉类加工等一体化企业;在稻米加工行业中,培育集大米初加工、二次加工和主食食品制造乃至餐饮服务等一体化企业;在杂粮即其他种植物加工企业,培育特色方便食品加工企业。通过企业的做大做强,实现辽宁从产粮大省到产业强省的转变。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2019 5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