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对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421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4日
- 编辑:农业厅办公室信息员一
- 来源:
辽农建〔2021〕79号
张正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改善辽西地区干旱地灌溉和盐碱地改造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葫芦岛等辽西地区是我省滨海盐碱地主要分布区域之一,同时也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干旱地区。改善辽西地区旱地灌溉、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对辽西地区农业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水资源短缺和耕地盐碱化,对农业生产发展带来困难与挑战,涉及农牧业生产、农用土地规划、粮油食品产区分布、地区经济平衡发展等多个方面。通过先进科技与产业模式的引入、创新,将盐碱地的潜能发挥出来,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对我省农业与经济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渤海海冰是我省重要的海洋灾害之一,对港口设施、海上交通和海洋生产等造成一定影响。我省辽西海域的海冰一般发生在葫芦岛海域,特别是觉华岛附近每年冬季均有不同程度的海冰出现,固定冰的冰期每年60天左右。固定冰厚度一般为0.3~0.7m。2020-2021年冬季冰期开始于2020年12月28日,2021年3月5日葫芦岛海域海冰全部消融,海冰盐度28‰-32‰。如能将海冰作为一种资源合理利用,将会为渤海海域海上防灾减灾工作开辟新途径。
从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看,海水淡化是缓解我省沿海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海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保障,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对于保障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冰淡化技术比较成熟,可作为从海水获取淡水资源的有效途径,探索海冰-海水淡化技术、设备与工艺的集成研究,开创有冰时用冰、无冰时用苦咸水的多途径水资源开发新局面。
二、相关工作情况
(一)种质资源培育情况。
2021年省财政预算新增设立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资金0.5亿元,支持包括耐盐碱农作物新品种在内的农业种质资源引进、生产性能监测、繁育、更新复壮、评价、鉴定等关键核心科研攻关,开发推广种质资源新品种,构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长效机制。
(二)海水资源化利用。
目前,根据葫芦岛市水资源现状及农业用水需求判断,平水年基本可满足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同时可着手从理论上研究海冰融化灌溉技术应用,开展建设储冰水库的可行性研究。“十二五”以来,水利部门先后组织实施了国家节水增粮行动项目、省节水灌溉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以及葫芦岛市绥中县王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为葫芦岛市等省内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水利服务保障。
(三)科技研发与应用。
近年来,省科技厅积极引导高校、院所和企业等围绕盐碱地改良与利用开展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为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在旱作与节水农业、盐碱地综合改良利用、耐盐碱农作物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展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农艺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提升了农田粮食生产能力,提高了区域农业生产效益,为辽西地区节水增粮增效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培育、筛选出“盐丰47”“盐粳218”“盐粳456”“富友33”等多个耐盐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筛选出耐盐碱高粱品种8个。其中,在海滨盐碱地、辽西北朝阳和葫芦岛盐碱地“辽糯11”“辽杂19”“吉杂127”和“辽甜1号”耐盐性综合表现尤为突出。
(四)盐碱地改造。
2020年,省农业农村厅积极向国家争取盐碱地改造治理相关政策。农业农村部将我省盐碱地主要分布区列入《农业农村部关于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农规发〔2020〕7号)支持范围,提出“推进辽河平原中北部和中南部盐碱地改造治理。”政策惠及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个市,耕地面积2600万亩,“两区”划定任务面积1569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14万亩,约占水稻种植面积46%。目前,我省尚未接到国家关于实施相关项目的通知。
三、下步工作打算
省直相关部门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密切配合,在光伏发电,海水淡化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中小型储冰水库建设,引导科研力量开展相关研究,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育种、农技、农艺技术研究,农田建设等方面寻求突破,加快改善辽西地区旱地灌溉和盐碱地改造。同时,支持葫芦岛市政府积极推进相关工作:一是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摸底,适时开展地质普查,寻找可建设中小型储冰水库的地质条件,认真研究推进海冰融化灌溉技术应用,直接进行农田灌溉相关事宜。二是由市财政专门安排资金,用于耐盐水稻的引进、试验和示范,试验示范获得成功后,大面积推广耐盐水稻种植,推进水淡化及耐盐碱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三是采取有关措施,加快盐碱地治理和低产田改造进度。四是对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海冰融化灌溉相关项目建设及运营管理开展可行性研究论证。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