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委对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0034号关于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3日
  • 编辑:农业厅办公室审核员一
  • 来源:

  辽农提〔2017〕30号

史连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四化同步的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以信息化支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高瞻远瞩。发展现代农业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 

  一、关于农业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 

  目前采取的措施如下:一是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转型升级,着眼于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产品换代,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二是加快产业集聚,推进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发展。我省今年将出台《辽宁省农产品加工示范集聚区管理办法》、《辽宁省农产品加工集聚区2017-2020年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旨在加快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项目向集聚区集中,形成规模效应。加大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三是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企业快速占领市场,降低销售成本,广开销售渠道,延长产业链条,做活三产。四是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为依托,开发农业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吸引农民以土地、资金等形式,形成产业联盟,围绕农业资源禀赋开发休闲度假、体验、餐饮、培训等多种功能。五是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通过每年对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和监测工作,存优去劣,扶持和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互联网+现代农业助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 

  2016年以来,我省启动了辽宁省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重点推出了12316云服务、进村入户公共服务、大金农门户网站、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八大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服务的全省覆盖和全面运行。通过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有效促进了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我省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基于大数据的现代农业新经济形态、可持续发展模式已初步形成,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出了新关系、新业态、新场景,现代农业运行平稳,惠及农民体验良好。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1.推进12316拓展延伸 用信息化装备现代农业加快12316横向在省直有关单位、委内各处室间的业务融合,将12316打造成全省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深化12316纵向在省、市、县、乡、村五级的服务延伸,建立起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打造出一支千余人规模服务我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农业专家队伍。充分发挥12316在指导农业生产、连接产地与批发市场、研判农产品行情走势与预警农业灾害等方面的功能作用。依托12316联通农户的功能,逐步建立起全省农业示范区及农户大数据系统,真正掌握现代农业示范区及至全省农业种植结构、规模、产量、行情等数据,为政府宏观决策与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2.夯实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打通农村最后一公里。加强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示范省建设工作,在已建7000余个标准信息社的基础上,结合待建市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础条件、信息需求等实际情况,新建益农信息社4000个,总计建设益农信息社11000个。依托益农信息社,畅通示范区农民与12316、与专家、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交互,为发展现代业提供农技服务的窗口与渠道。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试点,探索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行模式和相关支持政策,逐步建立健全农产品电子商务标准规范体系,在示范区内培育一批农业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和引导大型电商企业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支持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在线交易,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完善农村物流、金融、仓储体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逐步创建最快速度、最短距离、最少环节的现代农业农产品流通方式。 

  3.普及农业物联网技术促进现代农业节本增效。重点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3S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智能装备在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应用,对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要素实施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最大程度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人力成本、生资成本,促进农业由盲目式生产、被动式管理向科学化管理、智能化控制、订单式生产快速转型,进而实现节本增效、提质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引导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在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产销衔接、农机作业服务等方面探索信息技术应用模式及推进路径,加快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在示范区内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与生物防虫技术,实施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提升国际竞争力。 

  4.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塑造辽宁农产品品牌。品牌化是提升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竞争优势,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必经之路。而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示范区农产品品牌之路的基础。优化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的推广与应用,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包装标识、索证索票等监管机制。加快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预警信息系统,对现代农业示范区施行网格化分区监控,省、市、县、乡上下联动,互检互查。积极推进农资监管信息化,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尽快建立农作物种、肥、药监管追溯系统,提高农资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品牌包装与宣传,组织召开辽宁省现代农业示范区优质农产品推介会、展洽会、贸易会,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互联网、自媒体造势,联合电商开展促销活动,全力塑造辽宁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品牌。 

  5.培养新型农民 助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基础。依托12316金农热线、12316公众账号、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大屏幕、致富通手机客观端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培训,把农民眼下急需的、农业应季的专业生产技术和最新的应用经验快速地传播到农村,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广大农技推广人员可以从网络上获得最新的技术去指导和服务农民。随着新一代农民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农民朋友可直接从网上获取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并及时地运用于生产之中。 

  三、关于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 

  根据《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和《辽宁省关于开展农业全程机械化行动的实施意见》,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创建一批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对符合《国家级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遴选办法(试行)》标准的县(市、区),我省将向农业部申报国家级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2017年我省将建立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8个。示范区建设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使园区内玉米、水稻示范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100%,花生示范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秸秆利用水平达到80%以上,高效植保、产地烘干等机械化作业环节的机械化作业能力满足生产需要。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向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倾斜。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以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机具为重点,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内主要农作物耕整地、播种、植保、收获、秸秆处理和产地烘干等关键环节所需机具全部纳入补贴范围并实行敞开补贴。 

  四、关于市场体系建设问题 

  近年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推动下,全省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建设速度加快,基本形成了以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城乡农贸市场为基础,集散地市场、产地市场、销地市场相结合的市场体系。目前,全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已初具规模,在农产品流通中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截至目前,全省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各类农产品交易市场88个,其中,农业部定点市场30个。这些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已成为全省农产品重要的集散地,为推动全省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产品流通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15年开始,农业部将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放到田头市场试点建设上,因此近两年来,我委也将田头市场试点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2015年我省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产品田头市场建设试点省份之一。我委贯彻落实《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发展纲要》,开展田头市场试点建设,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两年来确定鞍山海城祝家南国梨等4个田头市场开展试点建设工作。同时,制定并下发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项目申报、实施意见、验收工作等文件,明确试点建设工作的主要原则、工作目标、政策措施及考核标准。两年来,我省4个田头市场按照六个一、三大功能、一个模式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凸显了田头市场的功能和作用,产业发展迅速。4个田头市场将农业部拨付的项目补助资金20万元全部用于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上,同时还自筹资金,加快市场升级改造进程。每年年底,我们都由省市县组成2个验收组,严格按照标准对4个田头市场进行验收,都达到了示范标准。两年来,经各级农业部门和试点项目单位的共同努力,此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今年,我们将继续推进全省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一是继续做好农产品田头市场试点建设,按照农业部要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推进和完善田我省头市场试点建设工作。二是全力推进农产品经销商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农产品经销商队伍业务能力,完善农产品主要经销商数据库,为全国推进此项工作试点提供借鉴和依据。三是积极开展培训,普及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知识,提高服务指导水平。 

   

   

                     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 

  2017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