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委对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0092号关于着力推进我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的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15日
  • 编辑:农业厅办公室审核员一
  • 来源:

  辽农提〔2018〕36号

康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着力推进我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省发改委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制定了《辽宁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一步,将按照国家的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积极制定《辽宁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引领和推动我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总体要求是,秉承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城乡融合、公平均等,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到2020年,全省乡村环境更加优美宜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居民收入明显提高,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主体框架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到2050年,乡村振兴目标全面实现。  

  一、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问题 

 

  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要发展乡村产业。 

 

  1.逐步提高种养业收益。加快推进全省种养业从产量保障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供给能力,提高种养业收益。扩大优质水稻、专用大豆、特色杂粮、高淀粉马铃薯种植面积,做强油料、蔬菜、水果等优势品种,做精食用菌、中药材、小浆果、花卉苗木、柞蚕等特色产品,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稳定生猪和家禽生产,积极推广辽育白牛、绒山羊等优质特色草食畜牧业,发展驴、蜜蜂等特色品种。以海参、对虾等18 个海淡水优势特色品种为重点,实施标准化、生态化、集约化健康养殖,加快推进海洋渔业经济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林业新兴产业,增强林产品有效供给能力。 

 

  2.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升农产品深加工集聚区配套服务功能,增强园区产业集聚能力,形成一批有规模、有竞争力、特色鲜明、引领示范作用突出的农产品加工集聚区。着力发展粮油、畜产品、果蔬、水产品、林特产品等深加工业,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通过引进不同类型、环节互补的生产企业,不断拉长原料主产地产业链,吸引终端产品生产企业落户园区。 

 

  3.完善乡村服务业体系。鼓励乡镇零售、餐饮、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借助多种电商平台,加快电子商务与农村实体经济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进电商乡镇、电商村建设。逐步完善物流配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功能。通过互联网+旅游模式,挖掘乡村文化、民俗风情、自然景观等旅游资源,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培育一批森林度假、山地休闲、温泉滑雪、花卉中药材观赏、民宿民居等特色旅游产品,发展一批农家乐特色村。 

 

  4.积极引导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引导乡村各类经济主体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基础作用、供销合作社和行业协会的服务优势,重点发展农特产品深加工、观光农业、认养农业、订单农业等,延长农业产业链。选择条件好的乡村,建设一批田园综合体。 

 

  二、关于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完善三权分置制度等问题 

 

  1.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坚持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工作,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扩大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范围,健全耕地保护和补偿制度。 

 

  2.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核清农村集体资产,明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建立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运行新机制,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加强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和监督管理。强化集体经济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整合乡村机动耕地、建设用地、荒山等资源,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加大财政、金融对乡村的支持与指导,规范乡村财务收支。 

 

  3.发展绿色农业。坚持发展生产的同时保护生态,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园艺作物标准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试点,促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有机融合,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收运储体系建设。引导农民回收废旧地膜和使用可降解地膜。加强畜禽粪污科学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三、关于新型农民培训、加大科技投入和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等问题 

 

  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利用我省职业院校师资等资源优势,针对农民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并承担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和本区域农民转化为市民所需接受的培训任务,指导相关院校开展培训服务与农民工大专业学历教育。计划到2020年左右,逐步将县级职教中心建成当地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心、社会生活教育中心、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培训中心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为我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助推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 

 

  不断健全农村职业(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年约完成各级各类培训超过100万人次。每年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和对口支援培训1万人次。 

 

  加大培训力度。一是继续实施十三五时期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年度计划和农民工等返乡创业培训五年行动计划,将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纳入享受政府职业培训补贴的人员范围。二是积极开展创业培训。鼓励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将返乡农民工等人员纳入创业场地补贴政策范围。对返乡农民工等人员创办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按规定享受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办的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可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在科技研发投入方面重点将现代农业高端智能装备、农业病虫草害农药、精准种植灌溉系统等新产品研发项目及农产品种植技术攻关、现代化蔬菜种子培育等促进农业发展的技术攻关项目,优先纳入省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积极组织和推进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增强农业发展新动能,提升我省农业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四、关于培育乡村精英和挖掘乡村文化增强乡村文化影响力等问题 

 

  出台《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和引导返乡下乡人员按照现代产业组织形式,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融合发展,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从简化市场准入、加强金融扶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开展创业创新培训等多个方面乡村精英社会精英创造良好和宽松的发展环境。探索推动市民下乡,借助城市力量助推乡村建设与发展。组织从乡村走出去的能人,通过座谈会、联谊会的方式,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鼓励能人返乡创业,带动乡村加快振兴。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县域、到乡村就业创业,为乡村发展带来新理念、新思想。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政治素质好、协调能力强、熟悉经济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挂任领导职务,帮助乡村发展经济,推动乡村振兴。 

 

  在发掘乡村文化、发展旅游产业方面,由省旅游委负责起草了《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近期将下发,方案提出了激发投资活力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扶持政策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强化差异化发展进行分类指导共三大类12条具体工作任务,为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政策支撑。 

 

  民俗文化是每个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灵魂所在,我省正在制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中,特别注重挖掘地区文化的。通过挖掘农耕、历史、民俗等文化,将各种文化元素融入到农庄(园区)中,增强了当地的知名度和我省乡村文化影响力。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通过申报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星级企业示范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典型创建活动,培育和树立一批在国内和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地域文化形象代表。 

 

   

 

  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 

 

  2018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