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12020177号关于加快我省果业发展建议的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29日
- 编辑:农业厅办公室审核员一
- 来源:
曹海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省果业发展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省是落叶果树生产的最佳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水果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是生产稳定发展2018年全省果树栽培面积800多万亩,水果总产量700多万吨,全省设施果树栽培面积50万亩,苹果矮化密植栽培面积120万亩。二是结构不断优化。苹果、梨和葡萄等树种优势产业带已基本形成,优势集中度明显提升。三是效益明显提高。全省果业创农业产值220亿元,果农户均果业产值近1.5万元。四是位次稳步提升。水果总体生产规模居北方落叶果树栽培区的第6位,其中鲜食葡萄为第1位,设施果树规模为全国第1位。五是产后有所改善。全省现有恒温贮藏库1.3万个,果品总贮藏能力150万吨;水果专业市场15个,兼营市场380个。我省果业是辽宁农业的高效产业和支柱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
一、关于提高农民素质、转变果农观念的问题
一是引导农民优选品种。规划好主栽品种,让农民选择最适宜的品种、最优质的品种,实现品种结构的优化,实现产量品质的提升。二是引导农民应用新技术。通过试验示范证明是成熟的技术模式,让农民广泛的应用于生产。从良种苗木的应用,到绿色防控及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推广,都要让农民自觉地用、熟练地用,做到技术到田。三是引导农民发展规模经营。通过土地流转、托管、入股等多种形式,推动规模化生产,推广标准化技术,实现效益的提升。四是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推行生产基地无公害、绿色、有机、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组织专家分区域、分树种制定标准化技术模式,加强技术培训,加快技术推广。五是将定期举办培训班,对重点产区技术员和种植大户开展培训,提高果园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各地要因地制宜集成推广果园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开展不同层次的技术指导服务,确保各项技术要求和标准化生产模式落实到位。
二、关于推动果树产业科技创新的问题
通过实施科技项目、组建创新平台和团队、强化科技特派工作等,逐步推动我省果业健康稳定发展。一是组织科研单位实施优质果树新品种选育及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果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利用等,重点选育适宜不同生态条件栽培的苹果、葡萄和梨等优新品种,建立简化、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开发系列果品产品,改善果品加工工艺。二是组建了辽宁省苹果、葡萄、梨以及贮藏与加工等4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搭建了一批相关领域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整合科技资源,实施联合攻关,加强人才培养。三是派驻桓仁葡萄种植及深加工、义县果树等一批省级科技特派团,围绕地方果业产业发展,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推动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依托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设立果树种植、果品加工等课程,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示范应用新品种、新技术能力。四是抓住实施新修订的《种子法》的机遇,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育种攻关,加快选育一批优质高产多抗的新品种。规范种苗市场秩序,保障生产安全,维护农民利益。组织科研单位和推广机构开展协作攻关,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集成组装并推广一批区域性、可复制的优质高效、生态环保的技术模式,研发一批适宜丘陵山地水果生产的机械设备。
三、关于抓好“三品”提升工作的问题
一是落实适区适种。做到适地适树、适区适种,充分发挥品种特性。要在维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引导非优势区域适时适度退出果树种植;按照《辽宁省果树区划》,引导企业在苹果、梨、葡萄等主要树种的生产最宜区建设优质品牌生产基地;引导果农在划定的最宜区有序发展、适区发展。二是改建一批良种繁育基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选育一批适销对路、熟期合理、品质优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为果业调整储备品种。进一步加强果树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推进果树品种改良与结构调整,提高脱病毒果树良种种植比例。三是推广一批配套技术。联合产学研有关部门组成省农委果树专家指导组,配合省农委果树产业技术体系辽宁创新团队、国家农业产业体系苹果、梨和葡萄岗位专家和辽宁省苹果、梨、葡萄等科技创新团队的工作,研究集成架式栽培、病虫绿色防控等生态栽培技术,制定设施化、机械化、省力化的水果生产模式。四是改造一批低效果园。结合农业部全国标准果园创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以改善果园生产条件,优化种植模式为重点;采取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分步实施的原则,将一批低效果园改造成品种优、品质佳、品牌强、效益高、基础设施先进、标准化技术到位的精品果园,进一步提升果园综合生产能力、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果业的可持续发展。五是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培育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选择一批机制健全、作用发挥突出、规模相对较大的专业合作组织,重点进行扶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财政、发改部门的支持,加大对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六是打造一批有竞争力品牌。搭建果品展示推介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果品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创响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拓展果业功能,开发挖掘营养保健、产业文化等潜在资源,积极推广休闲采摘观光活动。一是把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18年评选认定31个辽宁特产之乡和72个辽宁名牌产品,评选出32个辽宁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92个农产品品牌。二是结合我省实际,建设一支各级农业部门相对稳定的农业品牌工作机构和人员队伍。三是借助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辽宁农业国际博览会、与江苏对口合作展会,鼓励企业与知名电商合作,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大辽宁主流媒体宣传辽宁名牌农产品力度,将涉农的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与区域公用品牌、精品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体现品牌价值,提升市场知名度,叫响辽宁农业品牌。
四、关于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国际竞争力的问题
(一)培育壮大专业经济合作组织。2019年省将继续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已纳入省政府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制定了2019年全省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建设任务指导计划,计划2019年新增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开发面积5万亩。积极引导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林业大户参与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建设,进一步加强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名特优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提高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开发产品质量和效益,促进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培育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加长加粗产业链条。一是着力培育果业出口竞争新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扩大果业出口优势;二是加大对各类果品专业合作组织、购销大户的培训力度,组织企业参加外贸政策专题培训班,提升其对出口退税、信用保险、财政政策、依托大数据开拓国际市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三是推动果业出口企业抢抓订单,多渠道、多方式、多领域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参加韩国首尔国际食品展、德国科隆食品及饮料展、俄罗斯国际食品展等重点境外食品展览会;四是加强果业出口质量示范区及示范企业建设,积极推进自主出口品牌培育工作;五是推动示范区向果品出口产业集散地升级,鼓励果业出口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出口产业集散地建立融资、加工仓储、物流、电子交易等行业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有条件的集散地建立产地直接报关、报检、出口等服务体系;六是实施“全球价值链跃升”工程,提升果品出口附加值,引导果品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延伸。
(三)培育和引进大中型水果加工企业。加强传统水果罐头、果汁、果脯的开发创新等措施,提高水果深加工能力,延伸果品加工链条,逐渐摆脱辽宁省水果主要以鲜销和初加工产品为主的局面。在扩大水果商品化处理成果基础上,加快推广草莓、树莓、蓝莓、樱桃等保鲜处理技术,带动包装改进和商标注册,推动品牌建设和产品出口。积极开发果酱、果粉、果酒、水果萃取保健食品等,扩大水果加工市场,提高水果产品附加值。葡萄酒是主要果酒,应加大发展力度。建立水果应急加工机制,在水果销售旺季组织开展应急加工,拉动产品价格。
(四)探索水果产业出口发展路径。采取措施促进苹果出口渠道建设和产销对接,一是引导企业参加境内外知名展会,展示宣传辽宁水果产品,提升辽宁水果品牌及国际市场的知名度。每年秋季组织企业参加东盟博览会水果专题展,促进我省水果生产企业与南方及东南亚销区的接触和洽谈。每年参加的展会还有上海国际食品饮料展、韩国首尔国际食品展等多个国际展会。二是通过自主举办的出口展会,展示推介我省优质水果,开拓国内外市场。省农业农村厅和大连海关、沈阳海关每年一届联合举办辽宁出口食品农产品展示洽谈会,集中展示我省优质食品农产品,邀请众多境内外采购商进行对接洽谈,举办多种主题活动,对培育壮大出口企业、拓宽出口渠道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三是充分利用我省农产品境外展示中心开展国际市场营销。近几年我省尝试在加拿大、美国、泰国、欧洲等境外目标市场建立了农产品展示中心,企业可以借助展示中心推广产品、开展贸易、发展销售网络,能一定程度上补齐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短板,提高国际竞争力。尤其是泰国展示中心能辐射东南亚市场,对我省水果打入东南亚市场提供了支持和便利。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2019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