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12030392号关于以经济发展支持乡村振兴的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12日
  • 编辑:农业厅办公室审核员一
  • 来源:省农业农村厅

 

  辽农提〔202043 

杨玉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经济发展支持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贯彻落实好乡村振兴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2018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全省有关实施意见,并完成了《辽宁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及9个配套规划的编制工作,对新时代辽宁三农工作作出了顶层设计和全面安排,明确了重点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根据规划,我省将重点推进产业振兴、建设宜居乡村、构塑乡风文明、强化乡村治理、改善农村民生、推进农村改革、强化振兴保障等七项工作,并开展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工作。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省政府出台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927号)。紧扣我省特色资源优势,谋划布局乡村产业,围绕产业夯基础、优结构、聚要素、延链条等方面,推进八项重点任务。 

  为统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构建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我省在指导各地编制村庄规划时,要求统筹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产业发展空间、农村住房布局等内容。落实上位规划要求,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变化、村民诉求等因素,研究制定村庄发展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落实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用地、林地、湿地等控制性指标。积极调整土地属性,尽可能将同类属性的土地调整成连片化。在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特别是优质耕地的基础上,做好农业产业园等产业发展空间安排,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产业空间高效集聚利用,推动设施农业发展,以经济发展支撑乡村振兴。  

  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的重要时间节点。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开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的重要时期,也是推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时期。下一步,我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聚焦十四五时期全省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积极衔接乡村振兴规划的目标任务,总结评估乡村振兴实施情况,组织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相关工作,努力以高质量规划引领乡村振兴。 

  二、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2017年,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我省印发了《中共辽宁省委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辽宁省农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全面启动了我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的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市、县、乡均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目的就是为了摸清集体家底、盘活集体资产、开展股份合作制改革,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政经分离有效途径、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 

  在开展产权制度改革的三年时间里,我省先后承担并圆满完成农业部下达的包括6个市、21个县的三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任务。2017年,在全省选择374个村开展了省级试点工作。这些试点涵盖了纯农业村、资源型村、城郊村、沿海村、产业型村和空壳村,形成了很多成熟的经验做法,各地结合实际总结出了盘活集体资产、兴办经济实体、开发集体资源、投资创收、拓展服务渠道、利用土地确权成果创收、做强特色产业、发展休闲农业、招商引资增收,发展物业经济这10余种发展模式。截至2019年底,我省清产核资工作全部结束。全省完成登记赋码的村达9880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0%,基本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下一步,我们重点是要探索如何利用好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发展集体经济,在充分履行民主程序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集体经济组织章程,选好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路线和目标,借鉴成熟的集体经济发展经验,利用好自身资源禀赋,拓宽壮大村集体经济渠道,采取滚雪球式发展,实现集体发展农民增收,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三、关于继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是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我省是全国日光温室生产核心优势区域,是全国日光温室的发源地。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设施农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真正实现了棚外天寒地冻,棚内绿意盎然、菜果飘香。通过不断优化生产结构,设施农业已由单一的蔬菜生产逐渐调整到以蔬菜生产为主,辅以水果、食用菌等多元化生产格局,提升设施农业生产效益,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丰富了市民的餐桌,满足市民对菜篮子产品多样化的需求。设施产品除满足本省供应外,还外销吉林、黑龙江、京津冀等地,为保障我省及全国北方地区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作出了积极贡献。2020年,我省继续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全省计划新增10万亩设施农业。 

  二是全力保障畜牧业发展。我省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产加销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推进畜牧业经济发展。2017年,我省研究制定了肉牛、奶牛、绒山羊、肉羊、驴、肉鸡、蛋鸡、鹅、鸭、猪、蜜蜂等十一个畜禽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明晰了我省主要畜禽产业发展规划和目标及区域布局。为推进全省奶业振兴发展我省印发了《辽宁省奶业振兴方案》。2019年,我省出台稳定生猪生产,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生猪生产加快恢复,猪肉产量同比仅减少9.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4个百分点。支持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支持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小区。 

  三是大力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持续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省积极探索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大力发展稻蟹、稻鳅、稻虾、稻蛙综合种养,打造出的稻田种养,在全国水稻种植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农业生产综合效益显著提升。通过实施稻渔综合种养,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2000元以上,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11.1万亩,比14.6%,总面积达9个村镇入选首批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丹东凤城市大梨树村被命名为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千山风景区被评为100条精品线路和精品。桓仁县成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盘锦红海滩风景廊道景区被确定为中国海蜇之乡十三五期间,我省开展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整县创建试点和农业产业示范强镇建设。全省共开展14个县(市)、28个农业产业示范强镇建设和81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农村产业融合整合创建试点和农业产业示范强镇建设,探索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多种模式,建立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农村电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效的推进了我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国家已认定台安县、大洼区、大连富谷为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我省推荐盘山县、桓仁县、大连鑫玉龙作为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示范园的创建有力地推动了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内企业的发展、带动农户创收,有利于以点带面,加快我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步伐。 

  二是开展农业品牌建设。作为我省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我省农业品牌覆盖率和品牌价值不断提高。目前,辽宁名牌农产品达到218个,辽宁特产之乡10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90个,绿色食品企业491家,绿色食品标志产品1066个,有机农产品企业28家,产品88个。禾丰牧业等农产品企业入围2018年度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榜单。近两年来,我省以打造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牌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品牌传播活动。盘锦的河蟹、大米,大连海参、樱桃,鞍山的南果梨,东港的草莓,北镇的葡萄都成为网络销售的知名品牌。 

  三是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为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辽宁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辽宁省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开展深化农商协作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工作的通知》文件。近年来,积极对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邮政和供销社等知名电商、流通企业,依托其强大的平台和渠道资源,推动以三品一标为代表的省内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扩大销售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引导和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村种植、养殖大户和农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在知名电商平台上开设电商网点,拓展销售渠道。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电子商务协会、电子商务培训中心等培训资源,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开展多层次的农村电商培训,努力培养一批懂业务、会经营、能带头致富的复合型人才,为推进农村电商工作,助推乡村三产融合振兴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是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依托我省各地区优势农产品资源,分类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延长粮油、畜禽产品、果蔬,水产品等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加快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2019年底,全省初具规模的农产品加工集聚区达到2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92.5亿元,与2017年比,年均增长12.1%。加大培育重点龙头企业。2019年底,全省共培育壮大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36家,其中国家级64家,在全国排在第7位。推进阜新伊利乳业年产3.5万吨安慕希酸奶等农产品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引导辽宁三沟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开发适合消费需求的新产品新技术,列入2019年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加快推动成果转化,带动行业整体精深加工能力提升。 

  五、进一步深化农垦改革发展 

  我省垦区集团化改革积极推进。2019年底,全省已组建区域性农垦现代农业企业集团5个。大连三寰集团以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定位,推进农垦国企现代化改革,实现了农业产业组织的集团化、土地资源的资产化和资本化,推进了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的升级。盘锦垦区以县(区)、经济区所属农场为基础,县(区)、经济区国有资产监管部门代表县(区)政府、经济区管委会出资并绝对控股组建了盘山、大洼、区域性现代农垦企业集团。朝阳垦区采取市级国资部门代表市政府出资控股,县(市)所属5家骨干农场参股方式,组建了市级朝阳农垦集团。铁岭垦区整合市属2家国有农场组建了市属农垦企业集团。农场公司制改造步伐加快。目前已完成农场公司制改造38个,全省国有农场企业法人地位基本确立。 

    下一步,我省将坚持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为主线,以打造符合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为着力点,全面深化农垦改革,突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创新完善农垦新体制新机制新制度,进一步发展壮大农垦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进一步培育强化农垦市场影响力、竞争力,不断提高农垦服务国家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综合实力,发挥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国有骨干作用。 

  六、关于培育壮大创新创业群体 

  为进一步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省出台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辽政办发〔41号)。积极引导农村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发展。依托现有开发区、农产品加工园区、文化产业园等各类园区,加强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引导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向产业园区等集中,向农业部推荐了22个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目前,我省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43个,农村双创经营主体个数1.96万个,农村双创人员总数达9.2万人,带动就业人数121.2万人。引导涉农高校、院所和企业在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中建设星创天地。鼓励科技人员走向农村一线创新创业,领办创新农事企业、星创天地、农业合作社、农业互联网服务企业、农机租赁服务企业和家庭农场等。全年培育国家级星创天地20家以上、省级星创天地30家以上。充分发挥科技特派服务指导作用。加大产业示范推广力度和实府农业技术培训覆盖面,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引导创建双创示范园区、基地。同时围绕扶贫开发工作,发挥科技特派员优势,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和科技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全省农村创业创新态势发展良好。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20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