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2040164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4日
  • 编辑:农业厅办公室信息员二
  • 来源:

  辽农提〔2021〕69号

辽宁民革省委:

  您委提出的“关于推动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破解农产品滞销难题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2016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2017年,为推进农产品加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加快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纳入重点任务,编制了农产品加工集聚区(2017-2020年)发展规划,推动了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展。2020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613个,实现营业收入2963.6亿元,同比增长6.6%,与2017年比,年均增长7.5%,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呈现较高增长,全省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42家,其中,国家级64家。

  一、关于“注重延链融产,为农产品深加工提供产业动能”问题

  一是突出顶层设计,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总体要求,我省将农业产业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先后印发了《关于工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辽宁省农业重点产业链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工业与农业要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精深化、集聚化、品牌化”,明确 “发展粮油产业链、壮大畜禽产业链、优化饲料产业链、延伸果蔬产业链、做精水产产业链”等五大产业链,建立了一个产业链对应一位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的“链长制”工作推进机制,推动农业重点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提链。省工信厅和省农业农村厅全面梳理了粮油、水产、畜禽加工三条重要农产品产业链,研究提出强链补链延链措施。

  二是狠抓项目建设,增添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新动能。省政府连续5年组织召开全省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对接会议,促进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农业,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和重大项目,如:中储粮、汇福粮油、牧原、温氏、新希望六和、双汇、益海嘉里、伊利、蒙牛、越秀、涪陵等,相继落户辽宁并投产,年均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为促进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增添了新动能。2020年,全省签约、落地、开工农业招商引资项目270个,总额达到679.8亿元。今年,省政府把“推进项目建设、扩大投资”纳入重要日程,各级各部门都成立了项目推进专班,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全省共谋划农业项目1032个,总投资规模532亿元;其中农产品加工项目376个,计划投资234亿元,现已经完成投资24亿元。

  三是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整体竞争力。省农业农村厅开展了农产品名牌认证工作,辽宁名牌农产品达到218个,辽宁特产之乡10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90个,绿色食品企业491家,绿色食品标志产品1066个,有机农产品企业28家,产品88个。盘锦大米、鞍山南果梨、北镇葡萄、辽参等4个品牌为“2017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禾丰牧业”、“好护士”药业、“西丰鹿茸”、“真心罐头”等一批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省商务厅开展各类形式的产销对接活动90余场,组织200家流通企业与基地、合作社、加工企业进行对接,累计签订订单近8亿元;建设了鞍山南果梨、朝阳设施蔬菜、盘锦河蟹大米、丹东草莓、铁岭榛子等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项目78个,搭建农产品供应链119条,有效破解了农产品滞销难题。省发改委先后组织沈阳桃李面包、辽宁三合酒业等自主农产品品牌代表企业亮相辽宁展厅,充分展示了我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成就。

  下一步,全省将积极推进粮油、畜禽、饲料、水产、果蔬等五大产业链以及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链的发展,积极谋划项目建设,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打通产业断点、堵点、痛点,延伸产业链条,鼓励农产品企业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推动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加速集聚集群,为农产品深加工提供平台载体”问题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把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作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省政府先后印发了辽《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意见》和《辽宁省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发展规划(2017-2020年)》。辽宁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季调度工作制度。全省21家集聚区核心区规划面积149平方公里,多数集聚区基础设施达到了“七通一平”条件,成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开放新高地。2018-2019年,省政府经连续两年将“全省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主营收入增长7%”指标列入到“重强抓”专项行动中,连续两年增长9%以上。2020年全省21家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0.8亿元,比上年增长2%,按可比口径与2017年比年均增长8%。入驻农产品加工企业559家,带动农户46万户,吸纳农民就业10万人,全省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沈北辉山、连金普新区炮台、山台安、宽甸、锦州七里河、辽阳佟二堡、朝阳龙城、喀左、朝阳北票、凌源、盘锦高升等11个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0亿元。沈北辉山集聚区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已形成集乳品、粮油、畜禽、饮料、休闲食品、饲料、生物医药和种业八大产业链条,38家重点企业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共赢发展,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80.5亿元,是全省唯一拥有年产值超百亿元的集聚区。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按照“农牧渔业大县建设1个农产品加工园区”要求,做大做强一批省级集聚区,培育一批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特色名牌产品和知名商标。形成原料生产基地化、企业经营规模化、技术装备高新化、加工产品优质化、产品营销品牌化、产业布局集约化、网络信息化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实现农牧渔业大县建设1个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实现集聚区总体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25年,全省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达到47个,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400亿元,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业34.5%。

  三、关于“壮大产业主体,为农产品深加工提供内生活力”问题

  农业农村部门充当企业“贴心保姆”,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分级对接联系机制,帮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去年疫情期间,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复工复产,采取协调落实强农惠企政策、派驻帮扶联络员、加强政银企对接等措施,推动农事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全省农业农村部门共派驻企业联络员386名,帮助590户企业协调解决原材料和产品运输、用工不足等问题98个。完善经营主体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鼓励经营主体拓展全产业链,把价值链收益主要留给农民。持续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642家,其中国家级64家,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龙头企业1家,超过50亿元3家,10-50亿元达到19家,带动种植业生产基地1019万亩,其中订单面积509万亩,带动农户194万户,实现农民增收68亿元。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重点产业联盟发展,2019年-2020年整合1.08亿元贴息资金支持省级示范联合体。全省省级示范联合体89家,带动458个合作社,130个家庭农场和375个种养殖大户。沈阳市率先在全国成立了首家农业产业链协会,打造农业产业联融合平台——“链易得”,精准指导农业产业链发展;盘锦市围绕盘锦大米和河蟹建立了大米产业和河蟹产业联盟,实现了合作共赢、抱团发展。

  下一步,全省将继续实行龙头企业分级包扶机制,与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的联系机制,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突出问题。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租赁、产业链延伸、品牌联盟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组整合,组建产业化联合体或产业联盟,促进要素流动和资源整合,实现抱团、合作、共赢发展。

  四、关于“强化创新驱动,为农产品深加工提供科技支撑”问题

  在推进农产品加工创新驱动方面,一是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公共研发平台建设。目前全省农产品加工领域拥有院士1人 ,以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渤海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等为代表的高校院所,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 26个,形成了以院士、兴辽英才等为代表的创新团队。省农科院积极探索和构建新型科技服务体系,组建了“农产品加工”等农业产业创新服务体系11个。二是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研发平台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全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拥有农业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人员11620人,建有专门研发机构的龙头企业101个;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每年科技研发投入11亿元,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或荣誉的龙头企业96家,通过ISO9000、HACCP、GAP、GMP等质量体系认证的龙头企业365个。三是开展关键技术科研攻关。省科技部门牵头实施了“中华传统食品工业化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低值水产品及副产物高值化利用与新产品创制”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4项 。“特色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鱿鱼贮藏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农科院联合了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辽宁雨谦食品、沈阳市山山伟业食品、辽宁豆华天宝食品和辽宁中菊生物科技等单位,针对主要农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等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制;与辽宁正业集团成立了“辽宁花生产业技术研究院”;针对辽宁豆华天宝食品有限公司、沈阳一木山楂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附加值低、产加销脱节等问题进行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出适口性好、低GI功能食品及高附加值食品。

  下一步,全省将继续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合作,搭建科研创新平台,加快推进成果转移转化,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一是组建产学研联盟。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构 建由企业做“盟主”、利益为纽带、有明确市场目标的实质性产学研联盟,促进企业与省内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典型示范、政策激励,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实现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依托沈阳农业大学优势学科,组建辽宁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辽东学院优势学科,组建辽东地区蓝莓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同时,结合产业布局和需要,培育一批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依托已组建的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围绕产业共性和企业专业技术创新问题进行研究, 解决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能力,引领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相关领域转型升级和发展。三是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组织相关科研单位开展主要粮油作物及特色水果、蔬菜、畜禽、水产以及其他名优特农产品的加工产品研制、贮藏保鲜与流通技术、加工设备研发等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研发新设备,开发新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四是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成果转化。组织高校专家“进园区、进企业”, 将沈阳农业大学科技服务中心认定为省高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主动对接有需求的企业,为企业解决实际难题,加快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相关领域科技成果转化。

  五、关于“强化精准扶持,为农产品深加工提供政策保障”问题

  在财政政策上,省财政厅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筹措资金,推进农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2020 年省财政筹措资金 0.8 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精深加工;筹措补助资金 0.7 亿元,支持8个农业产业强镇围绕主导产业建设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体系;筹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补助资金 0.6 亿元,支持东港、瓦房店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筹措补助资金 2 亿元,支持白羽肉鸡、小粒花生两个产业集群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营销,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统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财政奖补资金 5.4 亿元,通过扶强和扶弱相结合,支持发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增强村级集体“造血”功能;筹措资金 1 亿元,促进农产品流通企业与生产基地精准对接,建设长期稳定的农产品供应链;筹措资金 0.7 亿元,支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推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培育壮大农村市场主体;四是统筹省科技专项资金和省农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鼓励开展产学研合作,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农产品深加工等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对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给予补助等。

  在税收政策上。出台《关于继续扩大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的公告》,对除农产品进项税额全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或取得的农产品进项税额全部用于应税服务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外,将购进农产品并且全部或者部分取得农产品收购发票、销售发票抵扣进项税额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入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范围,有效减轻了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税收负担,打通了增值税抵扣链条。

  在金融政策上。一是加大涉农信贷资金投放。深化与金融机构总部合作,与中国银行、进出口银行、国泰君安证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大对“三农”发展金融支持。省政府分管金融与农业副省长召开政银企座谈会,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信贷投放力度。截至2020年11月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8804.4亿元,比年初新增166.7亿元。二是加强涉农产业金融创新。针对农业农村特点,加强金融产品及服务模式创新,推广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研发的创新产品。省农行运用“惠农e贷”、“小微e贷”等产品,累计向2万户农户及1743户县域小微企业提供贷款46.9亿元。省邮储银行深化与省农担公司合作,创新开发“农担贷”“快易宝”“速捷宝”等产品,向规模化种养殖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发放贷款50亿元。三是发挥农业保险和资本市场的功能作用。推进“保险+期货”项目,大连商品交易所将涉及玉米、豆粕、猪饲料成本指数、蛋鸡利润指数等品种的8个项目纳入农民收入保障计划。华融融达期货与中华财险公司合作推出首个蛋鸡养殖利润保险扶贫项目,为阜蒙县建兴养鸡专业合作社及鲁家荒村4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近45万只蛋鸡提供风险保障。

  在土地政策上。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要求,引导农村产业在县域范围内统筹布局,鼓励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要向县城或者有条件的乡镇开发边界内聚集,积极利用农村本地资源开展农产品初加工而必须的配套设施建设,可在不占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不突破国土空间规划条件、不破坏生态环境和乡村风貌的前提下,安排少量建设用地,并依法办理农转用审批。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整合财政、金融等政策,加大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一是 2021 年省财政预算新增安排农产品精深加工专项资金 3 亿元,重点支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健全生产、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二是推进农业产业融合项目建设。按照国家要求,通过项目申报,桓仁县和凌源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辽宁奶牛特色产业集群、辽中区肖寨门镇等9个农业产业强镇项目获得了国家支持。三是省财政将继续统筹省科技专项等资金,加大对涉农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深加工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促进辽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四是继续扩大对“三农”领域资金支持。继续做好多层次银企项目对接,向银行机构推介农业领域项目需求,推动促进信贷资金精准落地。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农产品深加工、农业开发等重点领域信贷支持。五是继续指导金融机构深化支农服务创新。支持银行机构创新涉农金融产品,支持银行机构扩大涉农贷款抵质押物范围,依法合规开展农业设施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保单质押贷款等业务。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