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关于重构东北农业产业新集群创建全要素绿色发展碳银行的提案(第13020054号)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9日
- 编辑:白其鹭
- 来源:
辽农提〔2024〕90号
吴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重构东北农业产业新集群创建全要素绿色发展碳银行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中央《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业固碳增效。我省是国家粮食主产省之一,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对确保粮食供给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提升生态农业碳汇,推进低碳模式创新,促进农业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实现“双碳”战略部署。
一、关于创新碳排放精准核算体系,提出全域农业增汇减排途径
我省九部门联合印发《辽宁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明确我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目标。提出到2025年,全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基本建立,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测量能力基本具备;到2030年,全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更加健全,标准化工作重点实现从支撑碳达峰向碳中和目标转变;到2060年,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全面建成,有力支撑碳中和目标实现。为确保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顺利推进,方案提出实施碳计量科技创新工程、碳计量基础能力提升工程、碳计量标杆引领工程、开展碳计量精准服务工程等七大重点工程,开展助力双碳标准强基、百项节能降碳标准提升和低碳前沿技术标准引领行动、节能降碳标准提升行动。明确我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加强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标准制修订,并完善计量技术体系,加强计量管理体系建设,健全计量服务体系。在农业领域,持续推进科学施肥安全用药和果菜有机肥替代化肥、秸秆收储运标准研制。
《辽宁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对农业领域碳达峰工作进行了部署。《辽宁省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提出,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前提,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引领,以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以实施减污降碳、碳汇提升重大行动为抓手,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提高农田土壤固碳能力,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建立完善监测评价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构建政策保障机制,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
- 关于统筹资源禀赋与多级循环利用,优化农业农村产业集群布局
“十四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将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为调结构、转方式、保民生、促增收的重要举措,累计投入8.9亿元省财政资金,支持农产品加工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打出支持企业、园区发展的政策“组合拳”,推动食品工业大省建设开篇见效。今年一季度,我省成功竞争申报2024年设施蔬菜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预计支持4个食用菌菌棒加工处理项目。农业农村领域减排固碳既是重要举措,也是潜力所在,2023年我省在全面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一是优化施肥结构和方式。先后制定发布辽宁省玉米、水稻产区氮肥定额用量指导意见,分区域、分作物发布主要大田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指导科学选肥用肥。持续推进技术集成配套,统筹推广增施有机肥、施用缓控释肥等多元替代措施,加强机艺融合、技物结合、物械配合。通过拌种、包衣或喷施等方式,推广使用根瘤菌等微生物菌剂30余万亩。巩固提升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全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6000万亩次以上。二是强化施药技术引领。制定印发《辽宁省农药减量增效主推技术》《辽宁省农药减量增效重点推广产品》,结合我省病虫害发生及防控实际,示范推广10种高效、减药、绿色的农药减量增效技术以及50余种安全、适用农药产品。指导各地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通过集中使用环境友好型农药替代剂量大、效果差、环境安全风险高的老旧农药品种,促进农药减量增效。全省累计开展科学安全用药培训班1300余场次,培训人员6.4万余人次。
(二)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2023年,建设20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和80个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分类分区域规划秸秆沃土模式、秸秆养畜模式和能源化模式,持续开展秸秆“五化”利用。培育壮大秸秆利用市场主体,建立秸秆资源台账,健全监测评价体系,强化科技服务保障,形成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县域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和长效机制。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以上。全国北方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技术服务工作座谈会在沈阳召开,推广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暖等农村清洁取暖技术模式,截至目前,我省建设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暖项目167处,安装秸秆打捆直燃供暖锅炉200台,总吨位数800蒸吨,实现供暖面积300万平方米。推广“四位一体”北方农村户用清洁采暖模式7.63万户,辐射带动农户自筹资金建设“四位一体”北方农村户用清洁采暖模式334.2万户。
(三)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一是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依托12316金农讲堂举办全省粪污资源化利用典型技术推广培训,重点推广养殖场户粪污处理与利用模式与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二是印发粪污资源化利用相关技术标准,梳理三大类125个粪污资源化利用相关技术标准,指导各市严格按照标准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指导工作。三是印发《关于建立畜禽粪污收集储存运输利用体系的通知》,推进畜禽养殖业主、种植业主之间的有效联结,形成以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有机肥厂等为纽带的区域循环利用模式,探索构建“种养主体小循环、粪污处理机构大循环”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体系。2023年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78%以上。
(四)推进渔业减排增汇
一是发展碳汇渔业。充分利用浅海滩涂资源,扩大海水贝类养殖规模,贝类养殖面积46.64万公顷,约占全省海水养殖面积的69%,产量264.88万吨,约占海水养殖产量的78%。海水贝类养殖生产方式绿色环保,在产出优质水产品的同时,充分发挥碳汇功能,固碳除氮净化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二是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技术模式、海水池塘网箱生态育苗技术、微生态制剂扩繁及使用技术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持续促进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因地制宜试验推广水产新品种,积极推进养殖尾水治理,建立各类示范推广主体,持续扩大辐射带动范围。三是实施海水立体复合养殖。利用生物间不同栖息特性和食物链关系,实施鱼、参、虾、蟹、贝、蜇多营养层级海水池塘养殖和浅海立体生态养殖,降低单一品种养殖风险,实现水面、水体、底土综合利用,提高养殖综合效益。主要是参蜇、参虾、鱼贝藻等养殖模式,实现低污染、低排放,循环高效。四是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逐步优化淡水养殖品种结构,充分利用全省稻田资源,拓展养殖空间,实现稳粮促渔、提质增效。在大力发展稻蟹综合种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稻田养殖小龙虾、红螯螯虾等新模式。进一步整合延伸稻渔综合种养全产业链,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有效衔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五)推进农田固碳扩容
一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3年底,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累计达到3574万亩,为我省粮食生产连续实现稳产增产提供了坚实支撑。二是加强黑土地保护。2021年以来,我省每年连续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1000万亩,持续推进黑土地保护工作。2024年,我省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和实施区域,统筹工程、农机、农艺、生物等多项治理措施,持续分类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
三、关于创新低碳发展驱动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农业产业碳银行
省农业农村厅一直高度重视金融支农工作,2023年向金融机构推荐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优质农业经营主体922家,推送重大融资储备项目93个,融资需求161亿。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托农业农村部农业信贷直通车平台,不断推进金融支农机制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截至目前,信贷直通车累计为辽宁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服务授信4.47万笔、145.86亿元。2024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七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未来我厅将辽宁农业农村实际,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强化沟通协调,会同相关部门针对重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疏通贯彻落实过程中的漏点、堵点问题。二是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一批农业领域循环发展重点项目、高标准农田和东北黑土地保护项目,促进农业产业绿色发展。三是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引擎,带动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力度,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改扩能项目,深入实施“双进双促”专项行动,解决企业问题诉求。四是发展全产业链模式,建设优质粮油生产和食品制造产业集群、现代高效畜牧业生产与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等2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延伸主导产业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产业链条。五是促进资源要素集中整合,联合教育、金融等部门,围绕农产品加工业开展“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和银企对接活动,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需求,食品加工、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等领域科研成果转移转化。
您提出的建议非常有针对性,在今后的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作中我们将采纳您的建议并结合工作做好落实。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的关注、对省农业农村厅的支持。
联 系 人:丁宁
联系电话:13998830366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2024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