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关于打造土特产品牌做强辽宁土特产产业的建议(第13020494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0日
- 编辑:白其鹭
- 来源:
辽农提〔2024〕108号
民建省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打造土特产品牌,做强辽宁土特产产业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全面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构建现代特色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做好辽宁土特产这篇文章,打造辽宁自己的品牌,全省各个相关部门均制定了实施方案。总体思路是:坚持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发挥政府在规划引领、机制创新、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务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新机制有效有序运行。发挥市场主体在产业发展、投资建设、产品营销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建立“政府引导—多元参与—市场运作”的多种有效建设模式,形成产业发展合力,推动全省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一、通过产业融合实现规模化经营
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一二三产业发展均衡,产业融合态势明显,整体情况稳中向好。目前,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1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85家,省级龙头企业621家,市级龙头企业1010家。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18.5亿元,净利润73.8亿元,上缴税金35.7亿元;带动农户318.8万户,带动农民增收601.7亿元。一是瞄准高质量发展,全省农产品加工能力不断提升。2023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644家,营业收入3690亿元,同比增长5%以上。全省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达到469个,实际完成投资140亿元。全省39个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73亿元。我省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研发平台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全省县级以上龙头企业拥有研发人员7642人,年度研发投入24.3亿元;建有省级专门研发机构的龙头企业142个;县级以上龙头企业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或荣誉的499个;累计获得授权有效发明专利996个,当前有效实用专利数量2201个。二是瞄准创新联农带农模式,产业化联合体和产业联盟发展迅猛。全省认定119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联合体内部成员中龙头企业247家、合作社997家、社员户数69650户,家庭农场349个、种养大户10354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81663户,联合体营业收入达489亿元。通过合同、合作等方式,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组织形式带动农户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业全产业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探索收益共享的生产要素入股模式,拓宽农民多元发展的创业就业渠道,与农民建立更加稳定、更加有效、更加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三是精准定位打造龙头企业,产业融合深度发展。按照“统筹规划,科学引导,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原则,全省着力培育了25个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农业“一县一业”和113个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构建了不同区域的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规模经营、效益明显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围绕粮油、畜禽、水产、果蔬、饲料、道地药材等产业链,新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6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47个,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9个。推进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新创建国家级数字乡村试点县8个、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25个。通过建基地、强弱项、补短板、育主体、建机制,推进了全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让龙头企业找准方向,参与其中,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二、通过营销策划打造土特产品牌化
近年来,我省把农业品牌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农业品牌覆盖率和品牌价值不断提高。截至2023年底,辽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70个,知名品牌37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00个,绿色食品产品1105个,有机农产品72个。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我省的知名农产品品牌价值得到了明显提升,2023年盘锦大米区域品牌价值达到592.4亿元、盘锦河蟹295.49亿元、东港草莓77.5亿元、绥中白梨51.64亿元、梁山西瓜39.94亿元、凌源花卉34.52亿元。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各级政府成立了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充分认识品牌建设对于提升社会认同感、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强化“品牌就是竞争力、品牌就是生命力、品牌就是效益”的理念,以行业组织或龙头企业牵头,做大龙头品牌,做强区域品牌,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使全省农业品牌建设形成合力,整体推进。二是加强品牌创建。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品牌创建的扶持政策的资金支持,科学制定符合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品牌发展规划和品牌培育扶持政策体系,深度挖掘农业特色品牌文化,讲好农业品牌故事,确立农业品牌发展方向,并有针对性进行系列宣传、逐步推进,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叫响辽宁农业特色品牌。三是加强品牌整合。开展辽宁农业品牌推进年活动,实施农业品牌建设“五大工程”,即实施品牌提升工程,做强一批传统品牌;实施品牌创新工程,弘扬一批特色品牌;实施品牌整合工程,打造一批旗舰品牌;实施品牌认定工程,提升品牌推进效应;实施品牌信息工程,构建互联网+品牌模式。在产业发展中培育品牌,在培育品牌中带动产业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做优做强产业,引领辽宁农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加强宣传推介。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举全省之力宣传推介辽宁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品牌,发挥规模效应。鼓励农产品品牌企业加强产销对接,推动“辽”字号农产品进市场、进商超;构筑辽宁品牌农产品宣传网络,支持“辽”字农产品品牌在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及有影响力的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等区域开展宣传推介。进一步拓宽农业品牌影响力,实现营销活动的互动性和实时性,打破传统空间与时间上的限制,实现无障碍式营销。五是加强品牌保护。建立健全品牌认证、推广、识别、延伸与评价发布机制,加大品牌生产和流通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业品牌保护机制,营造全社会宣传品牌、信赖品牌、保护品牌的良好氛围,助力辽宁乡村振兴。
三、通过政策扶持做强辽宁特色产业
(一)金融扶持方面。一是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政策引导。围绕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推动省政府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中央金融机构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加大对我省乡村振兴支持力度。按照合作协议约定2023至2025三年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围绕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农业现代化、服务农业农村建设等重点领域,力争向辽宁省投放不低于1500亿元资金;中国农业银行将向辽宁乡村振兴领域投放不低于5000亿元。二是加强涉农金融产品服务。推动银行机构加强涉农贷款产品研发,支持银行机构推形“辽农贷”专项支持农业生产,并将农业保险保单作为征信手段,推动活体抵押贷款、设施农业贷款加速推广落地。支持保险公司在全省开展“保险+期货”项目。三是发挥政府性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功能。支持省农担公司设立市级服务中心,实现13市(除大连)市级服务中心全覆盖,提升业务规模及覆盖面。四是优化金融服务环境。常态化组织金融机构对接项目融资需求,向金融机构推介农业领域项目,促进龙头企业与银行机构开展合作。
(二)政策扶持方面。按照国家有关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要求,省财政将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我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发展,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中坚力量。 一是聚焦农产品深加工,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对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农业招商引资企业在建、新建、改扩建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所发生的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贷款给予贴息补助。单个项目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贷款额度500万元(含)—1亿元的,贴息总额度上限为700万元;贷款额度1亿元以上的,贴息总额度上限为2000万元,高科技项目不设上限,所发生的贷款予以全额贴息;建立联农带农机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建、在建、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新增先进加工设备的,按照设备投资总额度的30%给予补助,单个企业补助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含),最高不高于500万元(含);对新认定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给予一次性省财政奖励资金50万元,对新认定或递补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给予一次性省财政奖励资金100万元;二是创建农业产业融合项目,着力培育龙头企业。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创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培育了一批引领行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强、联农带农紧密的龙头企业,推动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争取中央基建投资,支持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项目;强化财政引导,助力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统筹省科技专项资金,支持省科技厅围绕现代农业等重点方向组织重大科技项目和前沿技术研发,引导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增加研发投入。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广泛吸纳贵单位的建议,深入研究打造土特产品牌的政策办法,真正为辽宁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便利服务和大力支持,重点围绕25个特色产业,壮大一批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一批质量信誉领先的企业品牌,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品牌。加强品牌运营管理,引导生产经营主体将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等注入品牌。强化品牌营销,加强品牌策划,树好品牌形象。讲好品牌故事,传播品牌文化,做好品牌宣传推介。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带动,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协同互补的发展格局,推动“辽字号”品牌土特产品走出去,进入国内国际高端市场,为乡村振兴助力,为农民致富添砖加瓦。
联 系 人:郭永
联系电话:15942067555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2024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