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3030012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6日
- 编辑:白其鹭
- 来源:
辽农提〔2025〕98号
刘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与成效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乡村建设的决策部署,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引擎,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和实践探索力度,推动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政策体系
1.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制定《辽宁省智慧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试行)》《辽宁省“数据要素×现代农业”(2024-2026年)实施方案》《关于推动辽宁省5G+智慧农业协同创新发展的通知》等,明确发展目标、任务和路径。印发《辽宁省数字经济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通过直接补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支持现代农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2.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在全国率先启动省级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目前 "辽宁省乡村振兴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一期)" 已进入试运行阶段。该平台对接多个涉农业务系统,整合农业农村基础资源、生产经营等数据,构建起全省数字农业“一张图”,形成“一体两翼三中心”的架构,为智慧农业决策与管理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二)发展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1.赋能特色农产品发展。成功组织推荐13个辽宁“土特产”入选农业农村部《2024 品味乡土中国土特产图鉴》,入选数量与山东省并列全国首位。通过新华网、辽宁农业农村新媒体矩阵等平台,持续开展沈阳大米、康平地瓜、辽中鲫鱼、盘锦碱地柿子等特色品牌集中宣传推广。
2.培育农村电商新业态。深化“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大力推广“短视频+直播+农产品”等电商新模式,依托彰武、桓仁等5个国家试点县,深化与电商平台合作,2024年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35亿元,占全国3%,同比增长11% 。沈阳、大连、盘锦位列全省前三,培育出桓仁山参、彰武黑豆等优质品牌。
3.数字驱动产业多元化。深化文旅科技融合,创新开发智慧旅游场景与乡土体验产品。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村镇,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创新联动。加强非遗保护,依托传习基地、文化场馆等载体升级非遗工坊,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构建精品线路,提供沉浸式乡村文旅体验。
4.提升农民数字化素养。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辽人社〔2024〕3号),进一步明确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具体举措、资金管理及工作要求。通过“农事直通”App等载体提供在线培训,2024年农民手机技能培训覆盖超4000万人次,多维度提升农民科技素养和技能水平。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加快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争创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协同创新体系试点省份,构建上下贯通、统一基座的省、市、县农业农村大数据协同创新体系,破除“纵向不通、横向不联”障碍。联合相关部门、重点企业、科研院校等成立省级智慧农业产业联盟,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二是强化精准化政策资金支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应用及智慧农业重大项目建设。研究推行“以奖代补”、“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多元化支持方式,优化资金拨付流程,提高政策精准度和有效性,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三是着力培育可持续运营模式。设立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智慧农业科技基金,重点投向初创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及示范引领项目。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可持续运营机制,推动智慧农业项目从“样板展示”向“效益驱动”转变,切实提高农业企业经济效益。
联系人:姜金龙
联系电话:18342412977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2025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