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3030049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8日
  • 编辑:白其鹭
  • 来源:

  辽农提〔202599

赵英姿委员:

  您提出的强链条、促集聚、引投资、育企业、提效率、强品牌、兴业态等建议,对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水平,加快推进食品工业大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现答复如下:

  十四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将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为推动是食品工业大省建设的重要举措。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3744亿元,排名全国第13位,同比提升1位。规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速3.5%,规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速4.6%,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例达到2.21,同比增长0.1个点。白羽肉鸡,饲料,大豆、稻谷加工量分别在全国排名第2456位。虽然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您提出的产业规模小、加工设备弱、品牌价值低、精深加工少等问题依然存在。针对以上问题,我省实施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一揽子政策,加快补齐产业链短板弱项。工作措施如下。

  一、夯实农产品生产基础

  出台支持粮食生产一揽子政策,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面积205万亩,是上年5倍,实现了大面积大幅度增产。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新突破,制定全流程政策制度和标准体系,争取任务和资金创历史新高,高标准农田占永久基本农田比重达到61%、保持东北地区首位。加快先进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具、丘陵山区小型农机具增长超过20%。制定设施农业发展政策破解用地难题,新建改造设施棚室10万亩,完成200个畜禽规模养殖场改造升级,新建国家级海洋牧场6个、居全国第1

  二、强化产业集聚效应

  支持25家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升级配套设施,完善金融、物流等服务功能。推动沈北集聚区金融服务食品工业特色支行、盘锦辽滨集聚区粮食物流产业园建设。推进农产品产地仓储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推动新民市、盖州市入选2024年度国家首批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县(市)建设名单,新增东港市、大石桥市等2个省级农产品产地冷链集配中心,累计支持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949个,新增库容23.4万立方米。组建粮油、畜禽重点实验室群,完善技术指导、产品研发、科研资源共享等创新服务,促进高校院所与企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全省43家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1710亿元,同比增长7.1%

  三、强化项目招商和服务

  狠抓项目招商,发布政策清单,编制项目手册,举办农业招商推介活动72场。2024年,全省投资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503个,完成投资154亿元,同比增长10%。今年前4个月,已开工投资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181个,完成投资33亿元,同比增长26%。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127家企业新增、更新先进加工设备,新增中粮米业(沈阳)等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国投生物能源入选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围绕粳稻、大豆等产业链,争取国家产业融合项目资金3.8亿元,撬动社会资本48亿元,全省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数量达到7个。更新发布137三农金融产品清单,开展普惠金融推进月活动,召开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要求银行机构加强涉农贷款定价管理,合理确定贷款利率,规范与第三方合作,引导降低收费水平。

  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建立完善龙头企业省、市、县三级服务机制,修订省级龙头企业认定监测办法,细化5类企业标准,做好用地用能支持和金融对接服务。新培育9家国家级龙头企业、91家省级龙头企业。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达到1908家,同比增加159家。禾丰食品在白羽肉鸡领域做到亚洲第一,桃李面包在烘焙行业做到全国前三,十月稻田成功上市。累计建设119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省龙头企业带动农户380万户,同比增长8.1%

  五、推动支持政策高效落地

  持续推进数字化改革与机制创新,推动政策精准落地,切实维护企业权益。全省农业农村系统61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全面实现一网通办,平均审批时限压缩90%,材料精简60%以上。率先实现63个事项电子证照全覆盖,企业全程零跑动即可完成审批。针对政策落地难点,辽宁省首创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机制,运用大数据精准匹配企业需求,破解政策知晓率低、兑付周期长等问题。保持政策稳定性,持续实施农产品深加工补助项目,累计安排9亿元资金,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增更新设备、固定资产贷款贴息,给予新认定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次性奖励,支持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六、强化品牌培育和推广

  深入挖掘优势特色农业资源,制定《辽宁省推进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确定25个特色产业为发展重点,着力打造41个优势区。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累计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203个,积极培育具备规模的大型市场流通企业对产品进行销售,推动辽农优品进入高端市场。开展农业品牌建设行动和全媒体宣传行动,开设抖音官方号、京东辽农优品馆,出台《辽宁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管理规范》,新增沈北清水大米等7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佳玉大米等31个知名农产品品牌。统筹安排3600万元资金,在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等栏目,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高铁站,王府井等重点位置大屏开展辽宁优质特色农产品宣传。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国际展会,开展辽粤、川渝等省际招商对接,推动更多企业积极走出去,扩大市场影响力。

  七、发展农村电商等新业态

  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商,发挥省级电商直播基地和重点培育的县域电商直播基地的引领带动作用,为企业提供仓储物流、直播带货、品牌推广、交流培训、供应链整合等综合服务。在抖音、微信视频号、小红书等媒体平台开设辽农优品官方宣传账号,制作发布特色农产品创意短视频,设立京东辽农优品官方辽宁特产馆,遴选辽宁特色的农产品上线销售。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培育以六地红色旅游、滨海旅居、森林康养、冰雪旅游为代表的精品项目。新增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2个、美丽休闲乡村 7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30个,其中2条线路入选国家乡村有古建主题精品旅游线路。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深入推进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品牌打造、服务保障等工作,全面支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出台粮油、畜禽产业集群振兴方案,强化工作专班推进机制,推进食品工业大省和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着力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持续实施固贷贴息、农产品设备补助等政策,支持企业发展精深加工。二是发挥粮油、畜牧业重点实验室群科技支撑作用,聚焦产业发展难题凝练科学问题,组织高校院所、企业等成员单位协同攻关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组织重点实验室群开展技术发布、成果对接、项目签约、学术论坛等科技创新活动,促进食品行业科技成果本地转化。三是着力提升辽字号农产品品牌影响和价值,盯住名特优产品,做好品牌包装,讲好品牌故事,集中资源力量开发一批特色品牌。严格质量监管体系和追责制度,维护品牌形象。四是强化产业项目服务,及时了解掌握项目进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激发企业以商招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做好三农金融工作,协同相关部门推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走深走实,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支持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发展。

   人:乡村产业发展处 张贺

  联系电话:024-2344780818900949956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202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