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3030164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8日
- 编辑:白其鹭
- 来源:
辽农提〔2025〕109号
王文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我省农产品品牌培育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辽宁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的东北平原南部,全省“六山一水三分田”,生态系统十分完备,造就了辽宁农业的独特优势,全省农产品品类齐全、品质上乘,拥有众多知名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地理标志品牌。
近年来,我省把辽东地区农业品牌建设作为推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省政府高度重视特色产业发展,实行省政府领导“一对一”牵头机制,统筹推进海参、人参、草莓、蓝莓、樱桃、盘锦大米、河蟹、食用菌、小粒花生、梅花鹿等10个有辽宁特色优势和市场影响力的重点产业,引领全省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提升特色产业质量,夯实品牌发展基础
(一)注重农产品种质保护提升。近年来,省农业农村厅把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作为育种创新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项目支持、强化管理等方式,持续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不断夯实育种创新基础。目前,已在全省范围内建设省级及以上农业种质资源库(圃、场、)42个,其中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23个、畜禽种质资源库(场)13个、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6个,种质资源保存数量持续增加,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基本建立。为了提高种质资源保护水平,近年来筹措国家和省级资金1500余万元,用于支持农作物、畜禽种质资源保护。2023年,推动以省农科院为主体、投资1.18亿元的省种质资源库项目建设,预计今年将投入使用。此外,积极争取国家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等项目支持,不断提高农业种质资源库(圃、场)建设水平。
(二)推进农产品加工提档升级。一是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壮大。加大培育龙头企业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坚持优先推荐本地成长性好、规模相对大、新增生产性投资多、与本地农民联结紧密、带动本地农民增收的企业;优先考虑辽宁省做强农业“土特产”重点任务,支持草莓产业精深加工发展。按照以上原则及国家指标要求,递补推荐了凤城市的颐辉(丹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1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实现优胜劣汰,良性循环,壮大“链主”企业。二是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完善特色产业工作机制。建立了“厅内专班+专家组”工作机制,出台《辽宁省推进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强镇申报。支持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精深加工基地。向农业农村部推荐抚顺县后安镇、凤城市通远堡镇、岫岩县红旗营子乡申报农业产业强镇,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当地产业升级。去年,在成都成功举办辽宁-四川投资合作说明会,其中专题设置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情况推介,进一步吸引四川优质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落地辽宁。
二、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发挥头部品牌示范效应
(一)加强品牌标准化管理。我省已发布草莓、蓝莓、樱桃、河蟹、食用菌、梅花鹿等特色农产品地方标准93项,农业标准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定期组织地方标准复审工作,不断提升特色农产品地方标准质量水平。持续加强品牌建设工作,积极打造辽宁品牌,发布包含盘锦大米、大连干海参、朝阳小米等19个“辽宁优品”产品(服务)。切实推动品牌价值提升,2024年开展了第9次品牌价值评价,评价品牌数量达175个,总品牌价值达5722.15亿元。省农学会组织开展我省品牌评选工作,全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累计达77个,累计评选349个知名农产品品牌,积极组织区域公用品牌参与农业农村部农产品精品培育计划评选,我省累计8个品牌入选,其中包括辽东地区的桓仁山参、东港草莓、东港杂色蛤、营口大米等4个区域公用品牌。
(二)打造品牌宣传矩阵。坚持讲好品牌故事,指导省品促会开展“品牌沙龙”4期,在辽宁卫视播放《辽宁优品》宣传片9期,媒体报道50余篇次。持续在央视播放三个版本宣传片,早中晚各时段共刊播1161次,刊播总覆盖超 74.38亿人次,日均覆盖超2000万人次。在北京站、北京朝阳站、上海虹桥站等重点高铁车站媒体宣传盘锦大米等10个品牌,累计宣传90天,覆盖进出站旅客客流达到1.25亿人次。在沈阳至北京、沈阳至上海的高铁列车上宣传盘锦大米等品牌,全年合计覆盖客流量557万人次,曝光6562万次。在首都北京王府井投放“辽农优品 品味领’鲜’”为主题的农业宣传片,累计投放51天,辐射受众近1500万人次。今年年初,在沈阳、北京高铁站商务座投放“辽农优品”随车伴手礼,精准触达高端消费群体。
三、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促进辽宁农业品牌走出去
(一)电商直播赋能,提升农产品销量。去年11月,由省商务厅牵头,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以“提质网红经济,增添消费动能”为主题的首届中国(辽宁)网红经济合作交流活动周成功举办,搭建全国网红经济优势资源与网红人才、供应链等要素深度交流合作的新平台,有力推动全省各市特色农产品与全国、省内优质电商直播资源对接合作。整合全省农产品关联资源,培育打造特色农产品网络品牌。近年来,推动铁岭市西丰县国有资本与电商企业合作运营,支持电商运营企业结合当地产业研发升级电商产品,整合了18个乡镇、32家合作社、近70家优质企业的产品资源,打造了“鹿乡绿港”区域电商公共品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企农户共富共赢。
(二)拓展销售渠道,扩大品牌影响力。一是组织参加国内重点展会。近两年,我省每年组织百余家等农事企业参加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广西国际农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展会,以及“土特产”推介、辽洽会、品牌消费创新发展合作交流会等线下展览展示活动,辽东地区的山参、冰葡萄洒、稻米、食用菌等企业均有参与。二是针对性的组织线下产销对接活动。近两年,我省在线下(沈阳、广州)和线上召开4场辽粤农产品对接交流活动,与粤港澳大湾区采购商深入交流,一方面促进了省际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的营销模式,另一方面,促进了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切实增加企业销售额,拓宽企业销售渠道。今年4月,我厅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共同在广州召开辽粤农产品产销对接会,我省12家农事企业与近30家广东省采购商进行直接对接,其中粤港澳餐饮供应链产业联盟、广州市天厨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均为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餐饮和食品供应链机构,我省企业与其进行了深度对接,目前,我厅正在推动广东餐饮协会、辽宁省政府驻广东办事处,开发以辽宁农产品为主食材的辽宁一桌菜,促进辽宁农产品融入广东餐饮品牌。三是在京东平台开设“辽农优品”特产馆,积极拓展线上渠道。今年3月试营业以来,已经上架人参、鹿茸、草莓等9个品类31种商品,并通过付费试用、京东秒杀、等活动推介商品,目前产品销售好评度100%。
四、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提升品牌辐射范围
一是加强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沈阳、大连成功申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支持辽渔航运及冷链物流中心升级改造、北黄海冷链物流基地等一批项目建设,有力凝聚整合冷链资源,提升冷链物流服务保障能力。二是完善冷链物流网络布局。冷链运输航线网络不断丰富,2024全年累计新开通集装箱班轮航线 9条(外贸4条、内贸5条),全省共计达到200条。强化陆港合作,持续优化“海运+冷链班列”运输模式,实现“大连一图们”冷藏班列稳定运行。2024年,发运冷藏集装箱1284TEU,运送货物4565吨。完成中欧班列冷链跨境运输166TEU,运送货物2000余吨。着力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打通农村冷链运输通道,拓展乡镇运输服务站冷链物流服务功能,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建成县级客货邮融合共配中心21个,乡镇级客货邮融合站点1208个,建成村级客货邮融合站点5598个,开通客货邮融合线路87条。三是强化冷链物流管理。组织开展全省冷链道路运输安全集中整治工作,共计排查冷链货运企业6524户次、车辆2.9万台次、从业人员2.2万人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问题3452个,依法注销187家业户、899台车辆和78名从业人员的冷链货运资质资格。配合省食安办开展2024年食品安全周涉及食品道路冷链运输政策法规标准的宣传工作,依托“辽宁交通”官方公众号对公众进行发布,累计点击量达到3465次、转发287次。
三、下步工作安排
2025年,还将结合省政府重点工作任务,继续强化品牌建设。
(一)继续安排资金支持省级农业种质资源库(圃、场)运维管理,保证种质资源数量和质量。
(二)研究制定农产品深加工支持政策,对符合要求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一定补助,助力企业延长产业链。培育壮大行业内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做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强镇申报后续工作,全力争取中央资金。
(二)将通过资源整合、电商赋能等模式继续加强提升“辽字号”优质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搭建对接合作交流平台。支持深度参与我省网红经济活动周、电商直播节等大型对接交流活动,对接国内优质电商直播资源。持续打造特色农产品电商品牌“辽字号”农产品网络品牌。
(三)根据行业部门需求继续加强特色农产品相关标准的研制,努力构建农产品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深入落实品牌强省战略,培育壮大“辽宁优品”,聚焦优势明显、特色显著、资源禀赋好、市场认可度高的产品(服务),择优评选“辽宁优品”品牌20个。
(四)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组织“辽宁优品”企业参加国际博览会、“中国品牌日”、“辽品出辽”、辽洽会等推介活动,加大与电商平台对接力度,支持开设“辽宁优品”专区,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引导消费者认可、信任“辽宁优品”品牌,提升“辽宁优品”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积极组织“辽宁优品”经营主体参与品牌价值评价。
(五)在多平台开展品牌宣传,充分利用展会、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全方位展示辽东地区优质特色农产品,深化辽粤、辽沪、辽京对接推动辽东地区优质特色农产品进入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引导市场主体加强对特色农产品餐饮开发力度,强化与餐饮供应链企业衔。
(六)将积极支持省内冷链物流中心建设,推动冷链运输业务发展,持续规范冷链道路运输市场,同时,发挥好冷链产品进出口推进工作专班成员作用,加强冷链物流运输通道建设,统筹运力资源,加强工作调度,做好保通保畅相关工作。
联系人:周臻
联系电话:13009030104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2025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