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3030170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8日
- 编辑:白其鹭
- 来源:
辽农提〔2025〕89号
姚彦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我省粮食单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种粮积极性得到有效保护,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及时出台一系列普惠制补贴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按时拨付资金;将粮食播种面积作为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的重点指标,督促各地扛牢政治责任、落实关键措施。据国家统计局公告,2024年我省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366.25万亩,居全国第14位,与上年持平,超出国家下达目标63.25万亩,连续4年稳定在5300万亩以上,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努力实现抗灾夺丰收,粮食产量再次超过500亿斤。我省积极开展“一喷多促”行动,支持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争取省级以上农业生产救灾资金,支持疏通沟渠、抢排积水、恢复生产。2024年,我省粮食产量达到500.06亿斤,居全国第12位,创历史第三高产年,超出国家下达目标3.8亿斤,圆满完成我省确定的粮食产量500亿斤左右的目标。
(三)稳产增产措施落实到位,粮食单产水平保持全国领先。2024年,争取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任务678万亩,较往年翻一番。大力实施玉米大豆单产提升工程和粮食绿色高产高效项目,涌现出一批“吨粮田”,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推进现场会在我省召开。农业农村部韩俊部长对我省单产提升工作给予批示肯定。2024年,我省粮食平均亩产达到931.9斤,居全国第4位、粮食主产省第2位,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比全国平均亩产高142.4斤,高出18%。我省播种面积占全国的3.00%,粮食产量占全国3.54%,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辽宁贡献。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粮食生产工作,多次深入受灾较重地区,察民情、查灾情,指导落实重点救灾措施,在春耕、夏管、秋收等关键农时,多次深入田间地头,查看高标准农田、单产提升工程等重点项目实施情况。将粮食生产目标作为重点指标,纳入全面振兴新突破考核、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制定印发粮食油料生产行动方案等文件,派出工作组实地调研指导,帮助解决问题、督促措施落实。省政府将生产者补贴等粮食生产政策纳入《辽宁省推动经济稳中求进若干政策举措》,及时出台政策文件,向农户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生产者补贴等普惠制补贴,惠及广大农户和经营主体,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加强灾害防控。制定《科学应对汛期自然灾害奋力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预案》,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和《主要粮油作物防灾减灾及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各地提早落实防御措施和关键技术措施。支持受灾较重地区防汛抗涝、追施肥料、恢复生产。组织党员干部和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分区包片,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服务。加强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第一时间发现并组织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控工作。2024年,面对二代棉铃虫灾害,全省组织植保技术人员开展田间调查,统筹防灾减灾资金,调用高效植保无人机开展应急防治,有效控制了重大病虫害扩散蔓延,未对粮食生产造成影响。
(三)加强基础建设。一是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4年,争取新建和改造提升任务678万亩,较往年翻一番,制定全流程项目监管制度标准体系,4个管理模式作为全国典型推广。二是持续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颁布实施《辽宁省黑土地保护条例》,印发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组织17个典型黑土区重点县落实秸秆还田、有机肥还田等关键措施。扎实推进保护性耕作和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三是实施粮油经营主体提质强能行动。推动粮食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和服务粮食作物面积双增长;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支持开展多环节生产托管服务,探索在丘陵山区开展托管服务。
(四)强化科技引领。实施种质创新重大专项,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2022年以来,聚焦玉米、水稻、大豆、高粱等粮油作物,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建立“科技创新团队+种业企业”育繁推一体化联合体,组织沈阳农业大学、大连海洋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协同攻关,创制了玉米、水稻和高粱等作物高通量基因型精准鉴定KASP技术,填补了我省空白;创新集成了高食味粳稻全环节优质丰产高效生产体系,沈农508、辽粳433等水稻品种多次获得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高产耐密植玉米品种东单1331推广至全国25省;辽豆32亩产高达348.98公斤,刷新东北大豆高产纪录。
三、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姚彦林委员的提案意见,全力以赴提高粮食单产,保障粮食安全。一是强化政策集成和资金保障。统筹用好各项资金,优化粮食生产补贴政策,重点向大面积单产提升领域倾斜,确保政策精准落地、农民切实受益。二是深化科技赋能和示范引领。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推广耐密抗逆品种、单粒精播密植、水肥一体调控等单产提升关键技术,提升全省单产水平。三是推进农田提质和防灾减灾。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黑土地保护工程,完善农田灌排设施,增强抗旱防涝能力。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和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四是完善服务体系和社会化支撑。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解决小农户生产技术难题,推动粮食生产节本增效。
联系人:郭炎
联系电话:13555736422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2025年5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