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3030469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1日
  • 编辑:白其鹭
  • 来源:

  辽农提〔202585

董颖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辽宁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设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海洋渔业发展现状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经济,2023年印发了《关于推动新时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4年印发了《辽宁省海洋渔业与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20248月召开了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2024年,全省海水养殖面积1153万亩,海水产品产量452万吨,海水产品产值711亿元,海洋渔业增加值412.3亿元,占海洋产业增加值16.8%。海洋渔业已经成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贡献海洋渔业力量。

  辽宁多个渔业优势特色品种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海参、蛤、海蜇、多宝鱼、裙带菜等养殖规模和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对虾、扇贝、牡蛎等品种养殖规模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二、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合理规划海水养殖布局,强化原生优质资源保护

  我厅积极推进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发布实施及修订工作。我省应编制40个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14个市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和省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并发布实施。科学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将未批准利用的无居民海岛划为禁止养殖区;将依法确定为开展旅游活动的可利用无居民海岛及其周边海域划为限制养殖区。充分利用生物间不同栖息特性和食物链关系,强化原生优质资源,实施鱼、参、虾、蟹、贝、蜇多营养层级海水池塘养殖和浅海立体生态养殖,降低单一品种养殖风险,实现水面、水体、底土综合利用,提高养殖综合效益。持续实施渔业增殖放流,年均放流海水物种60亿单位以上。

  (二)高标准建设海洋牧场,海上蓝色粮仓逐步形成

  全省累计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项目44个,居全国第2位。通过投放人工鱼礁等方式,有效恢复渔业资源,礁区内渔业资源量是礁区外渔业资源量的4.3倍。以国家级海洋牧场为引领,发展鱼、虾、蟹、贝、藻等多营养多层级立体生态养殖,辐射带动周边浅海底播、浮筏、吊笼等养殖。全省海水养殖面积1000多万亩,海水养殖产量382万吨,居全国第4位,形成了生态、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健康养殖方式,产出了品质好、味道鲜、市场认可度高、具有辽宁特色的辽字号海产品品牌。

  (三)拓展渔业发展空间,深远海设施养殖取得新进展

  针对我省海水养殖以传统设施为主、深远海设施养殖相对滞后的现状,我们积极谋划加快发展深远海设施渔业,深水网箱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启动2个大型深远海养殖综合体,投资3亿元的东港城合大型深远海生态养殖围栏项目,上半年已开工。发挥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专业优势,结合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在长海开展深远海养殖适养品种筛选和示范推广,上半年已开工建设,将有效推动我省深远海养殖发展。依托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项目,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完善区域功能,推动形成以沿海中心渔港为基础,海陆岛统筹、港产城融合、渔工贸一体化的渔港经济区,促进渔业高质高效、渔区宜居宜业、渔民富裕富足。全省建有全国第一批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锦州滨海新区、大连金普2个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

  (四)夯实产业基础,水产种业振兴取得新成效

  围绕海参、扇贝、海蜇等我省优势特色品种,针对种质退化问题,持续开展高产、抗逆、抗病水产新品种选育培育。海蜇新品种辽海科1202410月通过国家审定公布,全省累计选育培育新品种12个。持续建设国家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和种质资源场,提高保种能力和良种覆盖率。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基本情况普查,我省共有养殖物种约167种。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场9家,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100余家,国家水产种业阵型企业8家。水产种质资源库建设初见成效,现已保存鱼类、贝类、虾蟹类、棘皮类、刺胞类等五大类33个品种1400余份种质资源97.5万份材料备份,建设水平全国领先,为产业发展提供种源保证。

  (五)深化国际合作,远洋渔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远洋渔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我省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展。2024年全省获批远洋渔业企业21家,外派远洋渔船270艘。捕捞作业区域涉及全球20个国家及地区海域,航迹遍及四大洲、三大洋。2024年远洋渔业产量18.6万吨,产值达到14亿元,居全国第4位。辽渔集团建造的全国最大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福兴海轮于202312月开赴目标海域,现已捕捞南极磷虾6.1万吨。全国第5个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大连(辽渔)国家远洋渔业基地获批建设,现已完成投资8900万元并启动二期建设,将带动捕捞、加工、贸易等全产业链发展。

  (六)优化涉海学科专业结构,培养海洋经济高质量人才,促进海洋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省教育厅为强化渔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一是深入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持续加强大连海洋大学水产、大连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高校海洋渔业相关学科发展。二是支持校企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技术攻关、产品研发、项目孵化,共同完成教学科研任务,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服务支撑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三是继续推进辽宁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指导省内高校围绕海洋渔业发展承办校企对接活动。

       (七)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制品业持续科技发力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就海洋经济相关产业优势高质量发展海洋医药、海洋生物等新产业助力海洋强省建设。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智造强省 专项资金医药创新成果转化政策,在原有支持企业自主开展医药新产品开发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医药产业发展实际,将医药企业从省外引入填补省内空白的创新产品和以中药材(包括海洋药物)为原料开发的保健食品纳入支持范围。二是推动交流合作。编制《辽宁省生物医药行业投资指南》(2024版),举办2024健康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大会暨东北亚医疗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大会、辽港医疗健康产业对接交流会等产业交流活动。三是鼓励辽宁企业制定相关标准,支持推动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定团体标准《水产品预制菜质量管理规范》;支持大连医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制定团体标准《虾青素油及其制品》。

  (八)快速打通水产品线上销售渠道

  省商务厅利用我省较好的电商直播生态优势资源,快速打通水产品线上销售渠道。一是加大电商普及力度,推动水产品电商化发展。支持我省渔业产业相关协会组织、龙头企业带头参与电商培训、讲座、论坛等各类相关活动,推动与各地电商服务中心、MCN机构等开展电商营销合作,加快电商普及力度,通过多平台覆盖、自建私域流量池等模式布局电商销售渠道,促进水产品电商化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培育水产品电商品牌,梳理品牌故事和搭建溯源体系,通过短视频等新媒体加大品牌曝光度。二是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提升水产品线上市场竞争力。支持参与我省网红经济活动周、电商直播节等大型电商活动,帮助对接京东、美团等国内知名传统电商平台,以及抖音、快手运营服务商等优质直播电商平台资源。支持省级电商直播基地与地区水产供应链企业开展线上直播运营合作,快速拓展线上市场。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您提出的重点问题及相关建议为我省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法,将以您的建议为重要指引,推动我省从渔业大省向渔业强省转变。从促进水产种业振兴,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加快发展现代设施渔业、稳步发展远洋渔业、做精水产品加工,实施绿色健康养殖等方面,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助力海洋强省建设。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省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以更务实的举措推动我省海洋渔业发展取得新进展。诚盼您继续监督指导,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202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