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关于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第13010126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2日
  • 编辑:白其鹭
  • 来源:

辽农提〔2023〕77号

李敬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经商省文化和旅游厅,现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省特色产业发展,加大了特色产业发展支持力度,着力培育“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特、一业一群”区域特色产业,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了区域县镇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新局面,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产业支撑。

一、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推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多年来,我省集聚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富有特色、规模适中、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集聚区。2022年,全省建设了113个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01个辽宁特产之乡、25个“一县一业”示范县、47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6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9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同时突出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重点培育了20个产值百亿级的品种品质优、规模体量大、融合程度深的特色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微型经济圈、农业产业强镇小型经济圈、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型经济圈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型经济圈,示范引领乡村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二)推动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乡村特色资源优势,做好“土特产”文章,我省持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22年,我省推荐了44条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建设了2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今年一季度,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623.1万人次,同比增长29.3%。营业收入8.6亿元,增长49.2%。农副产品销售收入3.7亿元,增长48%。带动农户11.2万户,增长28%。全省休闲农业发展趋势明显转好,预计年底接待人次可达5200万人次。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在彰武县、桓仁县、北镇市、大石桥市、凌源市5个市开展试点,大力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围绕农村电商主题,举办第六届辽宁省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

(三)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多年来,我省实施品牌建设工程,打造“辽字号”农业品牌。目前,全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达到64个,辽宁知名农产品品牌31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00个,绿色食品产品1028个,有机农产品72个。截至2022年底,全省年销售额超100亿元区域公用品牌3个(大连海参、大连大樱桃、东港草莓),50-100亿元2个(盘锦河蟹、盘锦大米),20-50亿元9个(西丰鹿产品、东港杂色蛤、营口大米、营口海蜇、桓仁山参、北票番茄、东港梭子蟹、鞍山南果梨、凌源百合)。盘锦大米、盘锦河蟹、东港草莓、绥中白梨的区域品牌价值分别达到525.7亿元、295.5亿元、77.5亿元、51.6亿元。

(四)支持乡村民宿工坊等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近年来,组织了两批国家甲级、乙级民宿申报工作,在全省形成了示范带头作用,以标准化建设引领我省民宿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大农村地区文化遗产遗迹保护力度,利用现有非遗保护设施、传统工艺传习基地、文化场馆等改建或扩建一批非遗工坊。在23个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传统工艺项目中改建10个非遗工坊,升级了8个原市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为省级非遗工坊。

(五)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强联农带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2022年,我省出台了辽宁省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和资金管理政策,给予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一次性奖励金额50万元或100万元。目前,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722家,其中国家级76家。为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2019-2021年,连续3年投入财政资金共1.88亿元,给予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贷款贴息政策支持,已认定的119家省级和7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辐射带动周边农户81663户,联合体营业收入达489.12亿元,内部交易额达130.62亿元。

(六)做大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是乡村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我省制定了一整套政策组合拳,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固定资产贷款给予两年贴息支持政策的同时,增加了对新增先进农产品加工设备投资项目补助政策(最高可支持500万元),以及对全省已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给予2000万元定额补助政策,支持开展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022年,我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1647个,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55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3690亿元。农产品加工集聚区39个,主营业务收入超30亿元的达到15个。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具有丰富的特色产品资源,门类齐全,资源丰富,众多特色产品产量产值排在全国前列。虽然我们在特色产业开发利用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然存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条短缺,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一是科学规划不够。总体上各地普遍缺乏对乡村特色产业的顶层设计,各自为战,处于自然发酵阶段,产业小、散、乱、杂现象十分突出,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亟待优化。二是特色挖掘不够。乡村产业同质化严重,忽视了产业惟我独存的“魂”、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的“根”、历史文化传统的“本”。三是适度规模化不够。有的乡村产业规模偏小,不成气候,难以形成区域影响力;有的规模盲目扩大,失去特色,适度规模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十分不足。四是品牌建设不够。品牌培育不足,带动能力不强,标准缺失,特色品种资源保护不足,品牌保护意识缺乏,宣传推介形式滞后,营销手段传统单一。整体上,我省乡村特色产业体系还不健全、产业融合层次比较浅、发展要素活力还不足,大多数地区还未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特、一业一群”的区域主导产业,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仍然任重道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您提出的5项建议很契合我省特色产业的发展理念和思路,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体现了您对发展特色产业的深入理解和思考,也是解决当前特色产业一些问题的抓手,下一步,我们将您的建议有选择地纳入工作计划之中,在做精乡土特色产业上下功夫。要因地制宜发展小宗类、多样性特色种养业,加强地方品种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支持建设规范化乡村工厂、生产车间,发展特色食品、制造、手工业和绿色建筑建材等乡土产业。充分挖掘农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统工艺,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推行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创建和标准化生产,开发和提升带有地域特色“小而美、精而美”的产品。

感谢您对我厅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我厅乡村产业发展工作给予支持。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