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关于促进农业生态化的建议(第13010196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2日
  • 编辑:白其鹭
  • 来源:

辽农提〔2023〕79号

杨春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农业生态化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将我省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省发展生态农业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工作基础

(一)深入推进科技赋能工作。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省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持续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工作,依托沈阳农业大学建设辽宁省高等学校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辽宁省高校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重要平台,并积极推动我省农业生态化发展。省农科院多年来深入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及生态治理等研究与推广工作,持续开展辽西北沙化土地治理、农业两减、秸秆综合利用及林业生态修复与保护等研究工作。研发的有机物料腐熟剂是我省唯一获得农业部该类产品批号的产品,秸秆生物降解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研发的全生物降解地膜生产成功并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农田“白色污染”问题;研发的北方水稻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植保无人机超低空新型纳米农药减量精准施药技术,实现减肥减药20%以上;研发的辽西北防沙治沙关键技术,推动了辽西北风沙区生态建设;完成“辽宁省防沙治沙试验示范区建设模式的研究”成果,推广造林10万余亩,区内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1.2%。

(二)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沈阳农业大学科技服务中心认定为辽宁省高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体系,根据我省农业生态化发展实际需求开展成果转移转化,提升农业基础性公益性服务能力和水平,主动服务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每年组织编制内基层农技人员连续不少于5天脱产业务培训,发布年度农业主推技术99项,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32个、遴选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11888个、示范推广优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24项,构建了“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链式推广服务模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省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2022年,我省沈阳农业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渤海大学3所高校24个“科技小院”入选国家支持建设名单,入选单位数全国并列第六,其中“辽宁鲅鱼圈葡萄小院”荣获中国农技协“最美科技小院”称号。“科技小院”的建设对深化协同培养、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乡村人才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深入开展生态农业示范。省农科院围绕重点产业基地,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联系,打造区域高效农业产业模式。在阜新市建立科企合作示范基地,研制成功改性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生产,并在阜蒙县应用推广;建立章古台草原生态展示区,服务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在抚顺建立了东部山区设施果菜、食用菌、柞蚕生态养殖等绿色发展模式;在辽阳培育10个产业科技小院,助力灯塔大米、葡萄获得地理标志认证;在灯塔市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建立水稻、果树、蔬菜等6个示范基地。通过有效的生态农业科技示范,积极推广生态农业理念和模式,促进了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

(三)深化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了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省组织开展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申报工作,制定印发《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强镇等产业融合项目资金兑付进度的通知》《辽宁省农业产业强镇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有效加快产业融合项目建设进度,促进产业融合深度发展。围绕农业农村部《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精神,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广“休闲农业+”模式。为加强示范引领,强化宣传推介,引导推进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2022年,向农业农村部推荐了朝阳市凌源市大王杖子乡宫家烧锅村等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岫岩满族自治县等2个休闲农业重点县,29条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向大图们成员国推介4条大图们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并作线路推介发言。

(四)推进农村合作社建设。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11部门下发《关于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的若干意见》(中农发〔2019〕18号)明确,“鼓励农民合作社建设运营农业废弃物、农村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设施,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其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农民合作社参与乡村文化建设。”近几年,农民合作社,特别是村级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依托集体资源,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在带动身边人共同致富的基础上,参与到乡村治理当中,通过慰问、送礼物等方式,关爱留守老人;通过安排残疾村民、低收入群体到合作社务工等办法,提高特殊群体收入;通过捐款捐物,履行社会责任。我厅将持续关注、总结和宣传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典型案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五)加快推进农村人才培养。深入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为提升农民就业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拓展就业渠道提供保障,重点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带头人、种养加能手、返乡入乡创业创新者、乡村治理和社会发展带头人分层分类开展全产业链培训。2022年,争取中央财政资金4700万元,培育高素质农民1.25万人,培训范围覆盖全省13个市、47个县(市、区),有10名高素质农民学员获得农业农村部“百优保供先锋”“全国粮食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省劳动模范”等荣誉奖励,在发展产业、保障农产品供给、提升质量效益、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起到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赢得了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认可。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一)持续推进科技兴农。“十四五”期间,我省将继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技术研发工作,深入探索总结推广“科技小院”服务“三农”应用模式。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研究,强化肥料新产品应用和施肥新技术、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的推广,提高科学用药和施肥水平;继续开展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研究,提高秸秆肥料化、原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利用水平;开展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研究,以节地、节水、节肥为研究重点,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开展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研究,研发秸秆覆盖免耕、风蚀水蚀降低、地力培育提升与作物稳产协同增效等关键技术。切实加强农业生态化建设,用科技助力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持续深化示范带动作用。深入贯彻《农业农村部  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绿色生态农业示范省合作框架协议》,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积极推进示范家庭农场建设,做好示范家庭农场培育工作,打出政策引导、示范引领、项目扶持等一系列组合拳,加快培育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同时,充分利用“科技小院”优势,发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示范作用,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将小院纳入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和农民培训体系,面向“三农”做好科技服务和科普培训宣传,助力广大农业户科学种田养殖。

(三)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我省将继续在产业融合发展上发力,积极争取中央项目,提前谋划优势产业集群申报工作,推进大豆、稻米产业集群项目立项建设,以及良种奶牛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做好小粒花生、白羽肉鸡产业集群项目验收和总结工作。积极申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加大项目调度推进力度。为进一步抓好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落实,我厅将会同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商务厅、辽宁广播电视台举办辽宁省休闲农业精品旅游路线推介会,向农业农村部推介2个休闲农业重点县、8个美丽休闲乡村及一批运营成熟、体验美好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将休闲农业与我省农业大数据平台有机结合,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旅游。

(四)持续深化合作社建设成效。在内强素质方面,通过财务代理、章程规范化行动等,引导农民合作社完善章程制度、健全组织机构、规范财务管理、合理分配盈余,推进规范化建设。在外强能力方面,通过实施“头雁行动”、“耕耘者”振兴计划、高素质农民培育等,提升经营管理人员素质,增强合作社发展后劲。积极推进中央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项目实施,做好调研,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加强调度,监督项目实施和验收,推动项目资金尽快落实到合作社。加大宣传力度,总结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通过合作社整合社会资源,探索打通农业优势产业链条的典型案例和做法,让成员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五)持续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深入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尊重农民意愿,推动农民教育由任务型向服务型转变,不断提升农民就业本领和致富能力,为促进农民就业、拓展就业渠道、提高致富能力方面作出贡献。推进“科技小院”建设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融合发展,推动涉农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与“三农”发展紧密结合,探索农业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支持涉农高校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培养大批知农爱农、掌握农业科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研究生,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助力产业升级。

您提出的提升我省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五项建议,特别是积极发挥“科技小院”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促进绿色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对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下一步推进工作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对策建议,我们经认真分析已充分采纳。我们将结合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抓住“十四五”规划关键期,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抓好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在加快实现农业强省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诚挚感谢您对生态农业的关心关注。敬请您继续支持、监督我们的工作并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