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关于我省柞蚕产品申报中国新食品目录的建议 (第13010488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2日
- 编辑:白其鹭
- 来源:
辽农提〔2023〕95号
韩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我省柞蚕产品申报中国新食品目录的建议”收悉,结合我省柞蚕生产实际,现答复如下:
柞蚕业是辽宁省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近些年,柞蚕种茧和原料茧市场需求旺盛,产值和经济效益持续提升,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柞蚕产业已成为东部山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是乡村振兴中重要的产业之一。
一、总体发展情况
2022年全省柞蚕放养面积578万亩,产量5.1万吨。全省柞蚕放养量和蚕茧产量均居全国及世界首位,柞蚕放养量和蚕茧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0%。
1.蚕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已初步形成。通过结构调整优化,蚕茧生产、加工以及蚕种生产经营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呈现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了辽东、辽北蚕种生产基地,凤城、岫岩、宽甸等10个省级蚕茧生产基地,盖州、西丰等蚕茧加工产业带。
2.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稳步提升。我省柞蚕生产重点县蚕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10%-15%,重点乡镇蚕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30%-50%。柞蚕生产劳动生产率高,一户农民放养一季纯收入可达2-4万元,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3.蚕业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高。近年来,在全省实施了辽宁省柞蚕生态放养及资源循环利用综合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推动全省利用生物、工程综合措施建设改造二、三级柞园120万亩,新建生态型柞园60万亩,一级柞园所占比重达到柞园总面积的50%以上。通过资源整合,蚕种生产向育繁推一体化方向发展,蚕种生产基础设施、优质蚕种生产繁育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4.强化蚕种监管力度。根据《辽宁省蚕种管理办法》,强化蚕种监管力度,促进我省蚕种生产经营向标准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蚕业生产用种安全成效显著,为蚕业生产健康、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5.积极培育柞蚕生产主体。我省柞蚕生产主要以养蚕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主,形成以西丰县鑫汇柞蚕种繁育专业合作社、抚顺县鑫富柞蚕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凤城市弟兄山裕丰养殖专业合作社、铁岭市树金蚕业农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岫岩县洪福柞蚕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柞蚕生产主体,在促进当地蚕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幅射带动作用。
6.拓宽市场销售途径。通过培育市场和蚕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了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格局。形成了以盖州、西丰等地为代表的茧丝加工销售网络。蚕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产品市场开发进入化工、医药、保健和生物防治等领域, 促进了我省柞蚕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和特色产业优势的发挥。
二、下步工作安排
1.加强规划引领,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引导作用,研究制定推进柞蚕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统筹相关产业政策,推动柞蚕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加大对初加工企业资金扶持力度,重点支持生产设备更新换代,完善集聚区产业链条。
2.强化蚕业科技支撑能力,促进蚕业提质增效。示范推广柞蚕新品种、生态柞园、柞蚕保护育、柞蚕柞树害虫综合防治等一批行之有效的高产抗病柞蚕品种、绿色省力养蚕技术及高效节本病虫防控技术,提高蚕业科技含量。完善柞蚕标准体系,实现柞蚕良种化、规范化生产。整合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创制研发,突破制约柞蚕产业高质量发展瓶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柞蚕产业提质增效。
3.积极培育产业主体,提升生产加工水平。着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订单生产、入股分红、联管联营等经营模式,鼓励开展柞蚕生产社会化服务,全面提升柞蚕产业生产经营水平。依托辽宁丝绸研究院有限公司、凤城市瑞沃尔制衣有限公司、岫岩满族自治县龙达茧丝制品有限公司等柞蚕加工企业,带动柞蚕生产和初加工,拓展深度加工,提高加工转化增值能力。
4.加强繁育基地建设,提升柞蚕良种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深入推进柞蚕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在凤城、庄河、西丰3个省级柞蚕良种繁育基地,培育壮大东部山区重点产区柞蚕良种繁育示范区,加强柞蚕种繁育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技术改造,提高蚕种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全面提升优质蚕种的生产供应保障能力。
5.健全蚕业服务体系,实施科教兴蚕。加强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机构、队伍、运行机制建设,增加基层蚕业农技推广服务能力。以蚕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具备研发能力的龙头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建立蚕业科技产学研联盟。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实施科教兴蚕。
韩东委员,感谢您对全省柞蚕产业发展支持与关注。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