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本项目建设单位包括凌源市农业农村局和3家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建设单位具体情况如下:
凌源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有关种植业、畜牧业、农业机械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渤丰现代农业示范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园区总占地231.65亩,以工厂化育苗、测土配方施肥、高新品种示范、高新技术研发推广为经营主导,是东北最大最正规的种苗繁育基地、最大的测土配肥中心和辽西绿色蔬菜无土栽培生产示范基地。
凌源市蒙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设施种植基地规模95.55亩,业务范围包括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包装、运输、贮藏、生产资料销售;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技术交流和咨询;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和蔬菜种苗繁育。
凌源市富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12月,注册资本50万元人民币。设施种植基地规模198亩。主要从事保护地和裸地蔬菜的订单收购、蔬菜种子统一购入和发售到户,为种植户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服务,组织成员考察,进行技术交流,协调与蔬菜经销商的关系,实行蔬菜统一销售。
二、主要做法
(一)建设背景
2020年,《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出台,明确了新时代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思路,要求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发展主线,着力建设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加强数字生产能力,加快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强化关键技术装备的创新及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作为京郊漫城的北国凌源,紧抓数字经济的发展机会,促进数字化与农业农村建设的深度融合,推动凌源农业的升级发展。
(二)主要内容
按照“一基地、一平台”的建设思路,建设凌源市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设施蔬菜),打造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的示范样板,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
1.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以3个育苗基地为试点开展示范建设,实现设施蔬菜全过程精准作业与管理,实现种植生产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生态化、效益化。通过创新研发基于AI技术的分级分拣分析系统,实现设施蔬菜的智能分级分选。通过育苗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创新应用,研发AI育苗全程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设施育苗信息的自动采集、智能分析处理。以农业物联网为载体,通过科学布设各类环境传感器,监测温室环境,实现智能化精准环境控制、数字化精准种植,有效节约资源能源。
2.凌源市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依托凌源设施农业产业基础,按照“一云、一体系、一端、一平台、一中心”的建设思路,建设了智慧农业应用云、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智能终端系统、三农综合服务平台、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搭建了凌源智慧农业框架,搭建了可视化指挥中心与云平台,接入已有业务系统,搭建了三农综合服务平台,推出了农业咨询服务、信息服务等智能终端服务。
凌源市无人苗场运行平台
凌源市育苗数字化管理平台
凌源市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现场图
农业大数据分析决策系统
蒙源基地AI育苗系统移动巡检机器人
蒙源基地机房数据展示中心
(三)主要技术
1.应用物联网技术。对影响设施大棚作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参数进行全天候信息采集,实现 24 小时自动采集分析,并对育苗风机、卷帘、放风口、保温被等进行自动控制,调节温室小气候,为育苗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2.应用AI视频监控技术。通过摄像头,获取大棚内设备和环境的运行情况,管理人员根据系统所观察到图像判断和管理育苗生长情况。
3.应用语音识别技术。实现对温室内设备的语音控制,风机、灯光设备可根据语音开启关闭;通过智能音箱,即时播报对应的环境信息和各类生产异常情况并及时预警,实现与育苗温室的智能互动。
4.安装育苗巡检机器人。建立了AI 分级分拣分析系统,实现移动视频监控、图片采集、育苗表型数据采集及AI分析、育苗生理数据采集及AI分析、育苗叶温数据采集及AI分析、育苗环境数据采集及AI分析等功能。
5.进行育苗大数据采集分析与应用。通过建设数字农业大数据中心,搭建了凌源农业大数据体系,汇聚育苗基地各项数据成果,进行分析模型建设,指导育苗生产按照标准规程进行操作,并通过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呈现。
(四)运营模式
为保障已建设的数字农业系统能够高效、稳定运行,凌源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大数据中心,由专门团队负责凌源市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日常运营服务,负责凌源农业数据收集、农业生产指导与各项涉农信息的发布等工作,3家育苗基地负责基地设备的日常运维服务。
三、经验效果
(一)项目的持续性
1.总结经验形成标准,复制推广应用。在“一基地、一平台”建设思路下,以3个具有代表性的设施蔬菜种植基地为试点开展示范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农业应用基地建设标准规范。通过标准化示范带动凌源更多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更多数字农业应用示范基地,带动辐射周边农业生产数字化应用。
2.加强数字农业设施建设,提质节本增效。加强数据资源建设,实现凌源农业大数据中心与农业农村部的数据资源交换与共享。全面掌握全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优化凌源农业资源配置与农产品的销售。应用农产品生产智能信息处理与优化调控技术,满足决策智能化与精准化需求,实现农作物生长诊断、预测(模拟)与优化调控等,实现凌源农业绿色发展。
(二)推广应用价值
本项目的建设,推动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设施育苗生产中的应用,加快了凌源市农业数字化改造升级,提升了凌源的育苗企业产业竞争力,打造了凌源市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三)已在有关单位(地方)推广情况
本项目建设的设施蔬菜无人化管理模式,除在本项目建设的3家基地应用外,在凌源市多个农业基地已开展相关设计与建设,不断推广本项目的成果。同时,朝阳市、北票市、桓仁县等周边多地政府领导到凌源农业农村局及3家设施蔬菜基地进行参观考察学习,后续项目正在陆续规划中。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蒙源、渤丰、富民3个具有代表性企业率先建设设施农业数字化示范基地,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数字农业技术体系,促进育苗企业节本降耗、提质增效,在化肥、农药、灌溉用水方面节省了30%人工,促进了增产增收,劳动生产率提高20%,单位面积产量提升10%以上,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五)相关实践对智慧农业建设的参考借鉴意义
1.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智慧育苗进行了深度的融合,并产生了良好的作用,为人工智能和现代农业的结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从全产业角度进行布局,将大数据技术全面渗透到智慧农业发展的全产业链环节,体现了大数据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3.探索打造了智能化无人苗场,为未来无人化、少人化农场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LiaoNing Province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3448867 | 辽ICP备18016972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21000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