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省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联合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在朝阳市喀左县组织召开辽宁省设施蔬菜废弃物全量原位序时还田专家研讨会。会议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设施园艺专家、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李天来出席,并就设施作物秸秆全量还田进行考察调研。朝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斌、辽宁省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刘金昌、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部副部长周振生、朝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雪东、喀左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德文出席会议,省市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及研讨会。
会前,专家组先后前往喀左县公营子和中三家镇开展设施蔬菜废弃物全量原位序时还田调研工作。李天来院士走进番茄设施大棚,就蔬菜废弃物全量还田与相关技术人员及农户进行沟通交流,听取了现场汇报,对相关工作表示肯定。此外,他询问了棚舍设施、处理要点和环境影响因素,关注使用土壤酸化、前后产量、病虫害及秸秆处理量等问题;提出棚舍改造、棚内机械化操作、土壤改良、项目试验等改进措施。
会上,省市县负责同志作技术应用及工作开展总体介绍;项目组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杨丽娟汇报了设施蔬菜秸秆不同还田年限,还田方式的田间土壤检测数据试验对比;省农科院研究员于淼讲解了真细菌、防生菌、过氧化氢酶等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对比。李天来院士现场边聆听、边做问询解答,一是应加强取样位置和质量控制,穿透秸秆层,避免差异性过大,建议增加取样位点,混合后测量;二是有机质含量显著变化,应核实是否为有机物料;三是建议土壤中可适当增加氮含量,选用石灰氮等;四是同一时期不同处理方式对比应分开呈现;五是要研究微生物群体,明确核心病原菌变化。
刘金昌在听取大家发言后表示,该工作不仅是现有设施农业技术上总结突破,还是对辽宁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中农作物秸秆类型的有效补充,更适用于农村人居环境对设施蔬菜秸秆类废弃物针对性治理。此外,他指出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在省级范围内,多种方式扩大区域示范,通过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资金,整合现有有利资源,在国家层面打造重点项目。
最后,李天来院士作总结点评,他阐述了近年来蔬菜废弃物处理研究过程和探索方法,分析了目前“喀左”示范技术模式。同时,针对本项目,他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规范完整研究方案,细化对比试验,保证测量数据真实准确,具备科学标准化;二是设施蔬菜种植要向棚舍现代化管理迈进,要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优质化、高效化、均衡化,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减少病虫害,提高农业效益;三是技术模式在省内其他市县区域,要充分考虑不同气候、栽培水平等因素,开展试验后,再利用相关项目进行推广示范。
李天来,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沈阳农业大学原副校长,现任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荣获全国教学名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华农业英才奖、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带领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和第六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LiaoNing Province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3448867 | 辽ICP备18016972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21000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