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海市阎家镇山神村位于凌海市阎家镇东北部,南与大有农场、北与新庄子镇接壤,东与八千街道相邻。全村共有6个自然屯,10个村民小组,740户,2471口人,总耕地面积18000亩。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主产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粮食年均总产量600万公斤,2019年实现社会总产值3866万元,集体经济年均收入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62万元。多年来,山神村曾先后获得辽宁省美丽乡村示范村、辽宁省文明村镇、辽宁省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辽宁省城乡社区综合治理实验创新示范单位、全国农村幸福社区等多项荣誉,山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郝永德同志先后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市“最美村官”、市人大代表、市劳动模范及“辽宁好人”等殊荣。
为了壮大山神村集体经济、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更好地带动广大村民共同致富。2017年8月“神益农”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由村书记郝永德(法人代表)兼合作社书记,设副书记1人、支委3人,合作社共有36名成员,其中党员21名。
“神益农”合作社党支部始终把组织建设贯穿于经营活动全过程,以“服务社员群众、促进经济发展”为载体,搭建合作社党员“创先争优”平台。一是创新思路,增强党支部带动力。积极探索合作社党员教育管理新方法,围绕“解民忧、致民富”开展活动,发动党员带头学习经济与法律知识,让其成为产业发展的“参谋”,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农家书屋、邀请法律专家现场讲解等形式开展培训,有效提高合作社党员技能水平和文化素质。二是规范管理,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编制党员和社员名册,定期召开支部会议、社员代表会议,注重党务公开,充分接受全体党员和社员的监督。三是加大宣传,积极推进“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即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党员再培养成后备村干部。广大党员在平时的工作中通过走村串户、村广播宣传、村务公开栏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普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知识,提高村民对专业合作社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村民依法兴农、依法建社意识。在“神益农”农民专业合作社广大党员的积极引导下,广大村民的种地观念有了极大改变,逐渐由单一的个体经营转入承包大户经营转入入股合作社经营,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的有效转化。目前,村民个体土地流转承包到经营大户的有201户,全村超过50亩的经营大户有120户,超过100亩的经营大户有52户,超过200亩的经营大户5户。
2019年合作社在原有农民股东40户的基础上,又发展吸收全镇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合作社经营,贫困户不仅年底有分红,而且通过产业扶贫确保这些贫困户永远不返贫,调动了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加快了土地流转,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的“三变”改革,真正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山神社区坚持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管理方式,健全和完善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及“四议一审两公开”的民主决策制度,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的民主监督制度,同时自觉探索和实践社区治理新模式。山神社区从换届选举到治安管理,从土地出让到村务公开,从经济发展规划到美丽乡村建设,从落实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重点工作部署到群众反映强烈、迫切要求解决的实际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全部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理事会协商议定,保证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借鉴外地经验并结合本村实际,成立村民理事会,其成员组成按照“9+X”模式确定。“9”为九类固定成员,即村党支部代表、村民委员会代表、村务监督委员会代表、村民代表、人大代表、老党员和老干部代表、社会组织代表、“乡贤”代表。“X”即涉及的其他利益相关方,根据协商事项进行动态调整,随协商事项完毕即告结束。协商程序采取“六事协商法”,即百姓说事,收集议题;“两委”定事、公示议题;公众评事,协商议题;代表决事,通过议题;多方办事,实施议题;公众评事,督办议题。该村通过召开村民理事会协商的3000亩土地整理项目资金使用,农资超市选址、建设及其他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取得了良好效果,真正实现了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协商于民、协商为民。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LiaoNing Province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3448867 | 辽ICP备18016972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21000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