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辽中区渔业工作以推动“渔业产业发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目标,以健康养殖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渔业,积极调整和优化养殖品种结构,不断提高淡水渔产业化发展水平。
一是借助资源优势,布局淡水渔产业发展。辽中区境内淡水资源十分丰富,辽河、浑河、蒲河、绕阳河等河流流经全境,发展淡水渔业产业优势得天独厚。全区水库面积2.2万亩,淡水渔水面6.43万亩,其中精养池塘面积4.4万亩。内陆池塘养殖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省第一位。全区17镇街均有淡水鱼养殖产业,冷子堡镇和刘二堡镇被确定为辽宁“淡水鱼”特产之乡。2023年入选辽宁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区域。2024年全区水产品产量10.37万吨,每年为沈阳市民餐桌上提供三分之一的淡水鱼。
二是依托产业规模,打造淡水渔产业链条。全区现有农业农村部健康养殖示范场30个;农业农村部“菜篮子”水产品生产基地9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家、市级4家。渔用饲料生产企业29家,年生产能力45万吨。有民营水生动物诊疗机构和鱼药经营机构40家,专业捕捞队36个,淡水鱼销售经纪人108人。渔业专业合作社48个,淡水鱼养殖户865户,从业人员10850人。培育了以富民水产、汇江鱼牧为龙头的苗种繁育产业链条,以金山水产、昌润达、真诚实业为龙头的成鱼养殖产业链条,以克达、元丰、汇川为龙头的鱼用饲料加工产业链条。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养殖户+市场的产业化体系,建立了遍布东北、内蒙古、京、津、冀、云南、新疆等地的销售网络。
三是运用科技赋能,拓展名优特新品牌。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并繁育丁鱥、德国镜鲤、鳜、雅罗鱼、拉氏鱥等新品种,养殖品种良种覆盖率为98.6%。其中辽中“德国镜鲤”因其个体大、体高背厚、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也成为韩国国民餐桌上的美食。在养殖环节推广生态营养饲料,应用生物技术调控水质等16项新技术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不用抗生素育成的健康优质鱼,形成了辽中区特有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标准化养殖配套技术。大力实施科技兴渔工程,不断加强养殖场(户)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科技水平。每年推广实施淡水渔健康水产养殖示范项目3—5个,有力促进了淡水渔业发展。
四是强化质量监管,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苗种生产安全等专项整治,加强对鱼用兽药和渔业投入品使用的监督管理,开展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配合国家、省、市完成对产地水产品和流通领域水产品的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开展水产品用药安全管理制度、鱼用药品使用休药期等安全宣传,发放水产安全用药明白纸2000余份、食品安全挂图1000余份。加大了对辽河和蒲河违法捕鱼行为的打击力度,违法捕鱼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LiaoNing Province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3448867 | 辽ICP备18016972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21000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