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9 下午5:47:46 星期六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 辽宁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0日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字体:

 

  各市农业农村局 

  按照《农业农村部2019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农办质〔201918号)要求,为做好全省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制定了《2019年辽宁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 刘敏华; 

  联系电话:024-2344783315309886866 

      箱:lnsncpjg@163.com 

  附件:2019年辽宁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2019424 

  附件 

                       2019年辽宁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2019年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省农业农村厅继续在全省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农资领域各类违法违规、制假售假行为,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推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农办质〔201918)工作要求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推动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农资产品质量,狠抓农资市场监管,为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稳定粮食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奠定坚实基础。坚决查处一批违法犯罪案件,依法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销毁一批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曝光一批制假售假典型案件,确保农资质量可靠、市场稳定。增强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支持农资打假工作,积极推进社会共治,为推进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重点 

  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农资经营集散地、种植生产基地、菜篮子产品主产区为重点地区,开展农资打假春季、秋季专项行动。充分利用巡查检查、监督抽查、飞行检查、暗查暗访、投诉举报等手段,积极查找问题隐患,严厉查处制售假劣农资、破坏市场秩序、侵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重点围绕以下农资产品开展专项治理。 

  (一)种子选择重点作物,以种子标签、备案、登记为重点,组织开展春秋两季种子市场检查;以生产经营档案、品种真实性、品种权为重点,开展冬季种子企业监督抽查。以包装、标签、备案、档案等合法合规率为重点,开展市场规范性调查评价。 

  (二)农药。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加大农药市场监督抽查力度,组织开展农药市场抽样检测,及时发现违规生产经营假劣农药的行为并依法查处,加强互联网经营农药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生产经营禁用农药、假冒伪劣农药、隐性添加农药等行为。 

  (三)肥料。在备肥用肥的高峰时期,重点组织开展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掺混肥料、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等获证肥料产品监督抽查,严格抽样方法、检验依据和判定原则,及时公布监督抽查结果。  

  (四)农机。组织开展水稻插秧机产品质量调查工作,促进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提升。做好国家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农机产品的处理工作。组织开展有关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有效期内产品的监督检查。    

  (五)农膜。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农膜质量监督抽查,严格执行农膜新标准。指导农业生产者拒绝购买、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农膜产品,确保不达标农膜产品不出厂、不进店、不下田。 

  三、工作任务 

  各地各部门要抓住工作重点,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依法监管、全程监管,积极组织开展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各项工作,促进农资质量不断提高,推动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开展春季专项行动瞄准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农资经营集散地、种植生产基地、菜篮子产品主产区等重点区域,围绕春耕期间需求较大的种子、肥料、农药等重点品种,重点整治农药和肥料非法添加、肥料有效成分不足、种子无证套牌等严重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抓紧部署开展农资打假春季专项行动。加强从生产到销售全链条各环节的监管,主动查找问题隐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春耕备耕期间农资质量可靠、粮食生产稳定。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实施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提高监督抽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问题隐患多的地区和企业,督促及时整改,必要时采取内部通报、约谈等方式推动其加强自我监督。 

  (二)狠抓违法案件查处各级农业行政执法机构认真做好案件线索的排查梳理,拓宽案源渠道。紧盯重大违法犯罪线索,发现一个,查处一个,绝不姑息。对于跨地区、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采取专案侦办、挂牌督办、联合查处等方式,必要时开展集中打击行动,坚决铲除制假源头。涉嫌犯罪的案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对符合公开要求的案件,要全部公开。推动检察机关开展立案监督和审判监督,防止以罚代刑、有案不立、量刑偏轻等情况出现。 

  (三)加强农资宣传培训开展全省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通过现场咨询、展览展示、乡村课堂、推广相关服务APP等方式,面向农民普及法律法规知识,提供便捷科学农业技术指导服务,提高农民识假辨假能力,把安全优质的农资产品和质量安全技术服务送到乡村。加快推进加厚地膜推广应用,指导农民拒绝购买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地膜。举办农资打假执法骨干培训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积极向社会公开一批农资打假典型案件,对不法分子形成有效震慑,努力营造打击假冒伪劣、维护公平正义的良好氛围。 

  (四)健全农资追溯体系。加强农药、种子生产经营追溯体系建设。推动农药生产经营企业开发建设农药可追溯信息平台,规范农药生产经营企业生产经营数据上传工作,推动农药可追溯信息对接试点。在大型种子企业、种子电商、部分地区、部分主推品种,开展规范种子标签和信息代码标注,不断加大可追溯管理工作推动力度,全面实现种子的全程可追溯管理。 

  (五)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建立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的通知》要求,严把时间节点,认真落实任务。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菜篮子主产县、粮食大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要建立信用档案,推行全省信用档案的建立。做好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公开,鼓励社会第三方机构开展农资领域信用评价。积极引导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诚信经营。建立黑名单、失信联合惩戒等信用约束机制,把主体信用作为各类农业项目评选、主体资格审查、行政许可审批、制定分类监管措施的必要条件。充分发挥协会组织、新闻媒体和普通消费者等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畅通“12316”举报电话、网络举报信箱等投诉举报渠道,完善农资打假投诉举报机制,努力构建社会共治的工作格局。 

  (六)推进社会共治。强化投诉举报制度,完善12316农资打假投诉举报热线机制,积极向社会公布,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推动社会共治。针对假劣农资投诉举报问题,建立完善属地负责、行业主导、上下协同的快速处置机制,做到第一时间调查核实、会商研判、系统处置,防范出现大的问题,把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四、重点工作安排 

  (一)3月,组织收视收听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举行辽宁省农资打假护农行动启动仪式。 

  (二)3-6月,组织开展农资打假春季专项治理行动,集中打击农资领域制假售假违法违规行为;举办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开展种子、农药、肥料等执法专项行动,普及农资法律法规、识假辨假和依法维权知识,公布一批农资打假典型案件。 

  (三)4-6月,组织参加农资打假执法骨干培训班。 

  (四)5-11月,组织开展种子、农药、肥料监督抽查,公布抽查结果。 

  (五)5-7月,根据农业农村部出台《农资领域严重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我省农资违法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六)9月,公布农资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七)9-10月,组织开展秋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八)11-12月,开展农资打假绩效考核、典型案件梳理和案卷评查工作。 

  (九)12月,召开全省农资打假工作总结会。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深刻认识农资打假工作对于保障全年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农民群众利益的特殊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履行农资打假的牵头职责。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农资打假合力,为守好三农战略后院提供有力支持。对专项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及时指导,及时解决,不留隐患。保障农资打假人员、装备和经费,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取得实效。 

  (二)强化责任落实按照全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和农资监管工作有关要求,各地要对标对表,按时、保质完成好农资打假各项目标任务。同时,各地要加强对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的调查研究,切实发挥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在农资打假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农资打假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三)加强绩效考核。严格落实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绩效考核的要求,发挥绩效管理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强化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和应用,切实发挥绩效考核对农资打假工作的助推作用,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完善信息报送扎实做好数据统计、信息报送、案件信息公开等基础性工作。完善农资打假监管信息报送机制,按照《农业农村厅加强侵权假冒案件和农资打假情况统计报送工作的通知》(农办质〔201528号)要求,扎实做好数据统计、信息上报、案件信息公开、典型案件公布等工作。县(区)以上实行逐级上报制度,月报、季报和大要案信息,通过农资打假监管系统报送,年底前报送农资打假全年工作总结。请各地在春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结束后,及时统计有关数据,总结工作成效和下一步打算,于531日前报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 

  


网站地图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LiaoNing Province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3448867 | 辽ICP备18016972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2100000008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5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