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12 日,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暨现场演示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隆重举行。来自各省区农机主管部门负责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相关企业的代表,内蒙古各盟市、旗县农机管理部门的同志共390余人参加,大家齐聚一堂共商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推进大计,共绘现代化农业发展蓝图伟业。辽宁省农业机械化推广站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培训及演示活动由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保护性耕作研究院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联合主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东北黑土地实施战略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国家《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 - 2025)》的工作部署。
4 月 12 日上午,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通辽市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现场,并通过秸秆全量覆盖+免耕播种、秸秆部分覆盖+免耕播种、秸秆部分覆盖+归行免耕播种、秸秆全量覆盖+归秆条耕免(少)耕播种、秸秆部分覆盖+条耕免(少)耕播种及秸秆部分覆盖+耕播一体化播种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演示及展示了多种先进的保护性耕作机具,直观感受了这一技术在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方面的显著成效。
下午,来自农业农村部农机化总站、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山西、新疆、辽宁等地区的专家和实践者分享了他们在保护性耕作领域的典型案例及宝贵经验。其中,《保护性耕作中的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深度剖析了如何通过科学管理实现增产目标;而《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应用典型案例介绍》则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了各地成功案例背后的故事。我省农业农村厅农机生产管理处处长朱宝玉分享了保护性耕作项目全过程的管理经验,昌图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军分享了玉米高产技术引领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推广的做法,这些经验与做法,为耕地的高质量保护与高效利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诸多建设性意见与策略。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实践证明,“多覆盖、少动土”能够有效防止土壤风蚀水蚀、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约成本。辽宁省在主推技术模式上,将大面积提升单产作为工作方向,集成配套免(少)耕播种与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苗期深松、分层分次施肥、一喷多促等技术,强化保护性耕作在单产提升方面的效果。
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大面积单产提升相结合,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LiaoNing Province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3448867 | 辽ICP备18016972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21000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