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农办农发〔2017〕247号
各市农委:
进入7月份以来,受高温高湿、阴雨寡照的异常天气影响,一些地区病虫害出现上升势头。沈阳辽中区、丹东东港市等地水稻叶瘟病出现了急性病斑,呈现零散发生,但点多面广的特点,若天气条件合适,极易引起大流行。持续的阵性降雨和下沉气流极易导致三代粘虫、三代棉铃虫、地老虎等迁飞性暴发性害虫大量迁入我省并暴发为害。此外,水稻灰飞虱、二代玉米螟、二代二化螟以及玉米大斑病、水稻纹枯病、花生叶斑病也逐渐进入发生为害高峰期,并呈现出复合发生、加重为害的势头。当前,正值粮食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各地在做好农田防涝和抗汛工作的同时,要努力减轻病虫灾害为害损失,为全省秋粮作物丰收打好基础,现就汛期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压实防控责任
各级农业部门务必在做好抗洪防汛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的防控工作,要严格按照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及时制定防治方案,早预警、早防治。出现重大病虫突发情况,要迅速向本级政府和上级农业部门报告,并采取得力措施,压实防控责任。主要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对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指挥到位。
二、强化监测预警
各级农业植保部门要强化汛期玉米大斑病、水稻稻瘟病、玉米螟、二化螟、水稻灰飞虱、花生叶斑病、三代粘虫、棉铃虫等重大病虫害和迁飞性、流行性病虫害的监测力度。要及时深入田间开展监测和调查工作,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适时作出预警预报。要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和病虫信息报告制度,确保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渠道畅通。要充分利用电视预报、互联网预报、手机短信预报、纸介预报、电话咨询等五位一体监测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将预警信息和防治技术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做好分类指导
要根据作物种类及病虫害发生情况,开展分类指导,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努力减轻病虫害损失。一是针对玉米、花生等大田作物,要及时做好排涝,同时喷施碧护、海岛素、芸苔素内酯等生长调节剂和植物免疫诱抗剂,提高植株抗逆性,减轻病虫灾害为害。二是对于因汛期阴雨寡照、田间湿度大等气候条件引起的玉米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穗颈瘟、花生叶斑病等,要积极动员农民和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群防群治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有条件的地区要大力推广使用大型施药机械或采用飞机防治的方式开展防控作业,提高防控作业效率和水平。
四、注意用药安全
目前,正值夏季高温季节,开展病虫害防控作业一定要避开上午11:00-下午15:00的高温时段,同时要注意用药安全,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优先选用生物制剂和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杜绝人畜中毒等生产安全事故出现。
辽宁省农委办公室
2017年7月17日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LiaoNing Province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3448867 | 辽ICP备18016972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2100000008